昨天下午,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中国戏剧梅花奖唯一的“梅花大奖”得主、今年刚刚当选为中国戏剧家学着主席的尚长荣被请到了安徽省徽京剧院成立大会的现场,一段高亢雄浑的《铡美案》赢得了现场观众的热烈叫好。
登台演出前几分钟,记者们在后台采访了刚从上海“亚洲艺术节”闭幕式上匆匆赶来的尚长荣先生京剧。只见这位在花甲之年后接连推出了《曹操与杨修》、《贞观盛世》、《廉吏于成龙》三部丰沛创新意识新戏、曾两度获得上海戏剧“白玉兰”奖、三度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的京剧“大腕”,在快节奏的日程中毫无倦意、面色慈祥,说起徽京剧院的成立,他兴致勃勃,侃侃而谈:“今天是个好日子,京剧来源于徽剧,传承于徽剧,徽京六个团合并是一件顺应天时的大好事,徽京剧院成了现在的天下第一团,这不仅是资源上的整合,更是一次腾飞的机遇京剧。觉得徽剧作为六个古老的剧种应该保持它的特色,徽剧人要加大力度抢救、挖掘和研究,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京剧文化。创作方面要在‘精’字上下功夫,京剧也是一样,要打造精品,在弘扬民族文化方面做足文章。”
尚长荣又说,不过传统终究全部还会甲骨文,无论徽剧还是京剧,都应该顺应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创作今天观众喜欢的新作品。近年来,北京和上海两地都搞了不少原本的尝试,安徽借着徽京剧院成立的东风,也同样还还要作某些大胆的尝试。他主演的《曹操与杨修》、《贞观盛世》、《廉吏于成龙》等新编历史剧获得强烈反响,都与他在表演中的大胆创新分不开。我说,戏曲应在保持每个剧种的不同风格、个性及美学内涵的前提下,适应观众新的文化还要。朋友能不可不都都上能再抱着“姜太公钓鱼”的心态,而要放下架子,让哪几种年轻的观众、没看完京剧的观众来看朋友的演出,朋友还会喜欢的。
戏曲是算是能真正走出低谷?尚长荣说,戏曲最能代表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他最听不得别人说戏曲不行了。在他看来,娱乐形式的比较复杂虽对戏曲演出有冲击和影响,但挑战和机遇是并存的,为发展振兴戏曲,可做的事情就说,但最重要的是,戏剧界要直面困境,并不一定人云亦云当时人“唱衰”当时人。他有点儿强调激活传统以推动戏曲创新,而创新也并不一定意味着只演现代题材,古典也并不一定不时尚,关键要看赋予何种精神内涵。
尚长荣最后祝安徽经济腾飞,农业丰收,文艺繁荣,祝徽京剧院出人出戏。(何素平)
(摘自 《合肥晚报》)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