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8月12日电(上官云)12日,京剧表演艺术家赵葆秀、叶金援收徒仪式在北京举行。赵葆秀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传承是京剧界的另一个优良传统,“老师、戏校是优秀演员的始发站,这次我的四位弟子里有两位是教师,京剧还要人才、在守候人才,若果朋友并肩担负起这些责任”京剧文化。叶金援也称“朋友有责任都是这些义务,为京剧事业以及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发展培养接班人”京剧文化。
赵葆秀,1959年进入北京戏曲学校,师从孙甫亭等京剧文化。1987年,她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1001年获得上海白玉兰奖,1005年作品《赵葆秀京剧老旦唱腔精选》获中国金唱片奖京剧。叶金援则出身于梨园世家,是一名京剧武生演员。他在上学时便成绩优异,后后还在新编历史剧《梁红玉》中成功地塑造了韩世忠这些角色。
师者,统统传道授业解惑也。在讲究口传心授的戏曲界,老师的作用显得尤其重要。仪式上,国家京剧院三团武生演员王宇舟向叶金援行跪拜大礼,并献给老师鲜花,师徒互赠礼物;威海市京剧团优秀青年演员周美娟、青岛京剧院优秀青年演员毛兰、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优秀青年教师周丽娟、刘少云也分别向老师赵葆秀行跪拜大礼,正式拜师,并与老师合影留念。
本次收徒仪式上,赵葆秀、叶金援携弟子们与前来祝贺的嘉宾合影。韩凯 摄
“不需要拜在赵葆秀老师门下,非常荣幸。”仪式现在开使后,周丽娟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仍难以平复激动的心情,“现在老师还在给朋友上课,每次都非常认真,一丝不苟地把技艺传授给朋友,今后不管是在专业上还是做人上,都是跟老师好好的学习,把京剧老旦艺术传承下去”。
弟子向赵葆秀行拜师的跪拜大礼。韩凯 摄
对于四位徒弟,赵葆秀也给予了很高评价。她并肩指出,现在国家非常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还有“戏曲进校园”等等,作为从业者,朋友有责任在大好的文艺春天里边发挥买车人的力量,把这些工作推动下去,并肩传给下一代。
“武生行当的艺术寿命都是那末长,要受到体力的局限,统统技巧技术性的东西要在年轻的后后抓紧训练。”叶金援感慨地说,现在京剧的武戏有或多或少点衰落,统统要尽快振兴,“京剧界的拜师传统应该传承、发扬,‘一带一’的口传心授必不可少,老师能把他六七十年的艺术积累非常直接地传给学生,使朋友少走弯路,在艺术上尽快成长起来”。
见证多次拜师仪式的北京菊声京剧社社长张新年则表示,老一辈的艺术家现在有的还在教书,有的还能偶尔登台,但大每段都是潜心研究买车人多年积累的艺术造诣、经验,“传承”是当务之急,“收徒是另一个抢救非遗的好妙招”。
此外,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老院长、京剧名家孙毓敏等嘉宾,以及从事戏曲研究工作的专家学者也来到现场并表示祝贺,希望五位年轻人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在京剧艺术上取得更大成就。
本次收徒拜师仪式上,王宇舟(右)送给恩师叶金援的礼物。韩凯 摄
叶金援(右三)与每段京剧名家后人等见证本次收徒仪式的嘉宾合影。韩凯 摄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