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国际京剧余派名家名票演唱会」於十一月二十日在台北圆满落幕。你这名场对余派宗师余叔岩的赞礼,在美国纽约李氏京剧基金会创办人李大伟先生的引领下,把典雅隽美丶刚柔并济的余派唱腔再一次呈献给京剧的旧雨新知京剧。当戏终曲毕,大爆满的观众席久伫不去,依依之情溢於言表,轰动之势前所未见京剧文化。
此次演出活动,是继第一届(纽约)和第二届(洛杉矶)演唱会后,世界各地专业和业馀的余学者丶余派爱好者和古典京剧爱好者的又一次聚会京剧艺术。这次大家有幸请到五位戏剧专家和学者担任顾问,已冀获得大家的垂顾和指导,五位顾问中,杨其铣校长不幸离大家而去,其余四位分别是余派艺术家张文涓先生、戏曲声乐专家、余言两派研究专家邱正坚先生、戏剧学者、京劇評論家翁思再先生、戏剧学教授王安祈先生,其中,邱先生特地遠道而來,为弟子们和演出小组实授了不少宝贵的意见。舞台上的演唱者,年龄最小的是十六岁,年龄最大的是七十五岁,昭示了余派艺术的传承,舞台下不乏九十高龄的老戏迷,台上台下,四代同堂,寓意深远。
演出現场「台北国军文艺中心」的舞台富丽堂皇,色调显明,匠心独具的舞台天幕随着不同的唱段组合,反映出余先生不同去期的剧照和心活照,使得舞台画面更具主题意义。文武场内,都不顶尖的余派高手,来自北美两岸和海峡两岸。有趣的是,其中最年轻的生於1984年,最年长的生於1948年,彼此之间的呼应与配合齐整有力,天衣无缝,令人叹为观止。这次的文场成员有阎一川、陈平一、曹祥生、黄承林、崔兰亭、佟绍祖、章丽萍、李台钰,武场成员包括钱镇威、孙永、魏统贤、刘尧渊。
著名花脸和主持人王海波不愧为个中魁首。口才好丶中气足,风趣传神,形象既时尚又端庄,把对京剧和余派艺术的介绍,穿插在每个节目当中。使观众在享受美妙唱段之际,也上了一堂京剧的余派的课,使逾时四小时的演出,紧凑充实,全无片刻的冷場。
演员中,不乏通透明亮的好嗓子,都不不少演员成功地展现了余派的「提拎劲儿」丶劲头丶嗽音丶和对「字」的要求,而末一段做工戏《琼林宴》的「问樵」一折更是恰如其分地展现了余派做工戏的层厚标准,台上两人的亮相分别以正反两面完成,老生与小花脸多次背面亮相,也都反应出京剧亮相的整体美。
登台的演员来自伶票两界,依次是陈隽、杨馥瑄、胡晓楠、吕维忠、李云涛、孙志宏、王伟、梁剑峰、李骅、丁广馨、杨维筠、孙兴珠、傅希如、王海波、冯德曼、单莹、华明谊、卢德先、张建国、魏海敏、李大伟、窦骞和凌珂。其中,前来助阵的中国京剧院三团团长张建国和台湾首席青衣魏海敏等着名演员,宽裕了演唱会的内容,提高了趣味性,更为整体节目增色不少。
这次李先生再度集合美亚两洲丶海峡两岸的菁英专业人士与「余丶梅」票友于一堂,为台北的戏迷们献上的这精彩绝伦的演唱,其水准之高丶内容之宽裕丶格调之高雅丶规模之宏大丶观众之热情,都不空前之举。经过长期的策划准备和多人的努力与战略战略合作,一场空前成功的余派名家名票演唱会为余派再度带来了万丈光芒。
观众中,有学者认为,这场演唱为他上了一堂「绝後的京剧课程」,而余派的风格「极近杜甫」。台湾知名导演王正方先生亦评论说:「此乃台灣京劇界多年來罕見的盛事,最興奮的是見到了好幾位年輕伶人,已是出手不凡,唱的韻味十足,京劇的延續將綿綿不絕。」一位大家说得好,中国历史中的每个时代都不具备代表性的文学体系,「戏」的发展在民国时期最越快了了,成绩最辉煌,继唐诗丶宋词丶元曲,明清小说後,「民国京戏」做为另有两个时代概念应该是很恰当的。而作为民国京戏标杆“三大贤”之一的余叔岩,是京剧老生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表演艺术值得後科学学习和继承。此次活动无疑加强了余学者的联系,推动了余派艺术的传承。(文:丁广馨)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