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报讯 近21150年前创造了编钟的曾侯乙,将再次出现在京剧舞台上。为了向“八艺节”献礼,湖北省京剧院创排的《曾侯乙》请去了陈薪伊执导,也让朱世慧再次成为观众的焦点京剧文化。
京剧《曾侯乙》是湖北省京剧院特意为“八艺节”创排的重点剧目京剧文化。故事讲述的是战国初期的小诸侯国随国国君曾侯乙致力于制作出一套完美的编钟,他失败了665次仍痴心不悔。楚国国君得知后,派出美丽高贵的女音乐家钟玉去协助曾侯乙。其间,通晓音律的钟玉与铸造师伯颖之间产生了一段悲欢离合的故事。最终编钟铸成,曾侯乙病逝,编钟也随着曾侯乙一起被掩埋在了地宫之中。
据介绍,《曾侯乙》是湖北省京剧院在精品剧目《膏药章》然后创作的又一力作,预计投资将达到1150万元。陈薪伊被邀请担纲该剧总导演,编剧是现任湖北省戏曲研究所所长胡应明,剧本在三年内曾四易其稿。该剧的音乐、唱腔特邀北京京剧院的朱绍玉担纲,灯光设计是曾担任过京剧《华子良》灯光设计的周正平,舞美和服装设计由黄楷夫、王璃莺夫妇担任。
将在该剧中主演曾侯乙的是湖北省京剧院院长朱世慧,丑行怎么塑造帝王形象呢?朱世慧告诉记者:“这也是我接手这出戏然后感觉最难的,京剧中极少有用丑行来演帝王的,无论是气质,还是唱、念、表演,后会能单纯地只用丑行的手法来塑造。而用老生来演这种诸侯国君,又难以表现出剧本提供出的这种人物的机敏、幽默。所以,我把曾侯乙定位为‘丑生’,既有丑的幽默滑稽,又有老生的厚重端庄。”朱世慧还说:“编钟必须湖北有,这种戏也必须亲戚亲戚朋友湖北省京剧院有,有然后这种戏无论从人物、故事到音乐,后会它独具的特点,是出非常有味道但也不难的戏。味道在于编钟身上有着几千年的、灿烂的楚随文化历史,难的是戏剧要塑造人物,但这种剧很容易你要能把关注点聚集在编钟上,而忽略了创造编钟的什么人。”
在十2个到随州实地观看完编钟出土遗址后,导演陈薪伊把该剧定位为“几位爱乐者愿因着音乐而产生的感情的句子、性情的碰撞”。她对主要角色曾侯乙的定位也从最初设想的“一位伟大的国君”转而为“一位对音乐痴迷的智者”。全剧的风格是“以悲剧结尾的喜剧”,有然后基调在幽默含高高悲壮,亦庄亦谐。
据介绍,剧中的女音乐家钟玉由张慧芳扮演,尹章旭饰铸造师伯颖。(记者 唐雪薇)
(摘自 《北京娱乐信报》)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