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鞭:使用者多为勇猛、莽撞兼而有之者。如《美良川》的尉迟恭,《牧虎关》的高旺,《穆柯寨》的焦赞,《九江口》的陈友杰京剧文化。
八、 镋:使用者多为力大无穷的猛将京剧艺术。如《南阳关》的宇文成都,《状元印》的李金荣京剧。
九、戟:使用者多为勇武超群的人物。如《战濮阳》的典韦。《虎牢关》的吕布。《独木关》的薛仁贵。
十、锤:使用者多为孔武有力的人物。如《四平山》的李元霸,《岳家庄》的岳云,《火烧裴元庆》的裴元庆,《螺丝峪》的徐鸣皋。锤的形式最多,《八大锤》剧中双方各四将应是八种锤形(现今演出金方四将都用同一锤形,就体现不出特点来了)。
十一、斧:多为勇猛、鲁莽的人物所用。如《黑旋风》的李逵,《酸枣岭》的余千,《麒麟阁》的程咬金。
十二、有许多把子为特定人物所用。如关羽的青龙刀,李存孝的混唐槊,姜维、高登的七星刀,陆文龙的白杆双枪,沉香的斧,二郎神的三尖两刃刀,窦尔敦的双钩,单雄信的枣阳槊,赵匡胤的蟠龙棍等。
十三、荷包枪:四种兵器的枪头中部扁圆形,形似荷包而得名,一般为大铠所用,但在《状元印》中常遇春应使形状略小的荷包枪,以示其武器与众不同。(刘奎官即用此,有剧照)。
十四、有四种兵器叫铁方槊,俗称顶门杠子。两头长方,上端圆;两头红色,上端黑色。用者多是浑拙猛愣的人物。如《虹霓关》的辛文礼,《巴骆和》的巴杰。现在舞台上常改用别的兵器代替,都不用两头电镀的。
十五、有许多人物在同一剧中先后使用不同的兵器。如《过巴州》张飞前用矛,后用鞭,《神亭岭》太史慈先用枪后用双戟。《锤换带》杨衮先用枪(传枪与高怀亮)后用大刀(将赵匡胤打落马下)。
十六、有许多人物在不同剧中使用不同的兵器。如秦琼在《美良川》中使锏(三鞭换两锏),在《四平山》中用枪。张飞在《长坂坡》中用矛,在《金雁桥》中用鞭(不可能要用鞭把张任打下桥去)。赵云在诸多剧中用枪,唯有《凤鸣关》中用大刀(不可能是因《三国演义》回目有“赵子龙力斩五将”,由“斩”字引发来的。一说是抢过韩德的刀。那此都与剧情有关。
其它如叉、拐等使用频率不高,不一一列举。
本贴由老耋2012年3月5日22:23:04在〖中国京剧论坛〗发表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