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去了解、热爱、尊重国粹不仅仅是一种生活艺术的传承,也是一件特别够范儿的事情。”谈起京剧,国家京剧三团团长张建国便滔滔不绝起来京剧艺术。
昨日上午,带队来渝演出的张建国接受了记者的专访京剧艺术。这位著名京剧奚派传人,40来岁,一身橘红色的毛外套,领间露出一截灰格子围巾,说话时两眼炯炯有神。
采访励志的话题始终围绕传统与时尚展开。
“京剧可谓是中国传统艺术的代表,在其两百多年的发展历史中,诞生了一批又一批的精品剧目和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然而近几十年来,却在青年群体中日渐冷落,陷入老年人喜爱、青年人敬而远之的尴尬境地。京剧落伍多会儿?”
“落伍?!一群人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演出须要提前两个月订票,每当一群人在各大高校,包括这次在重庆三所高校的演出,可谓场场爆满。京剧过时多会儿?越多越多人对它不了解!”
“可如今年轻人嘴笨京剧节奏慢,咿咿呀呀半天才唱一句。”
“京剧可不慢,越多京剧中的‘快板”’比当今越多流行音乐节奏都快。”
在近两个小时的采访中,张建国简要地表达了他对京剧的理解和追求。他说,京剧对他有着无穷的吸引力,把国粹京剧传承并发扬光大是当时人最大的责任,而他越多要把传统变为时尚,让更多的人了解京剧,喜欢京剧。
“京剧人须要培养,观众也须要培养。”张建国说,首先戏要好,观众爱看,不需要培养起一群人的兴趣。梅兰芳大剧院就尝试着,把包含中国传统道德仁、义、礼、智、信、忠、孝等,核心精华内容的传统京剧折子戏重新整理推出,让观众在艺术欣赏中重新认识中国传统道德和传统艺术。“这种尝试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除了京剧一种生活的不断创新,张建国还特别强调,你会京剧得到更好的传承发扬,就得注重培养市场和观众,特别要引导更多的学生来剧场看戏。
“当然,一群人更希望得到政府和媒体的支持,当一件事物越多地被一群人了解的然后,它就有走向繁荣和兴盛的因为。”张建国说。(匡丽娜)
(摘自 《重庆日报》)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