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下午,小剧场京剧《青雨》在北京蓬蒿剧场举行了首次剧本朗读活动,该剧改编自女作家叶广芩的中篇小说《逍遥津》。当天,来自中央戏曲学院的学生用有另三个小时的时间,以朗读剧本和二胡配唱的形式,将剧本呈现在观众面前京剧。许多活动是北京戏剧家针灸学会主办的“北京戏剧文学沙龙——剧本朗读”的第二场京剧文化。
女作家叶广芩的中篇小说《逍遥津》以京剧唱段“逍遥津”穿插和点题,讲述了满清没落贵族家庭中“七舅爷”和“青雨”这对父子的传奇人生。前半段是养鸟、斗蝈蝈、扎风筝、唱戏,老北京人的诙谐讲究,令人忍俊不禁的生活场景;后半段则是在日此人进入北京的大环境下,生活变故、父子反目,七舅爷和青雨相继被抛弃人世的惨烈故事。
中国戏曲学院研究生罗静文用3年时间,对这部小说进行改编,并最终以京剧的形式呈现。相较原作,京剧《青雨》保留了小说中用以点题的京剧唱段“逍遥津”,而在许多地方加入了新的唱词,并为所加的唱词都设计了唱腔,全剧总计20段唱段。在人物关系方面,原著中,七舅爷除了儿子青雨外,还有一生未嫁的女儿、青雨的姐姐大秀。而在剧中,大秀成了青雨的童养媳。编剧罗静文解释,从前改写,目的主只是增加感情的说说线,让青雨和大秀在亲情之外还有感情的说说,使有另俩此人物的感情的说说更充裕、人物形象更丰满。
当天,北京剧协驻会副主席杨乾武、北京京剧院副院长刘宇宸、国家一级导演郦子柏、中国话剧院导演查明哲、中国戏剧文类针灸学会会长梧桐等戏剧界文学界的专家学者与戏剧爱好者近3000人参加了许多活动,并就《青雨》剧本改编的优劣展开热烈讨论。
北京剧协驻会副主席杨乾武在活动最后表示,欢迎北京新创作或计划上演的戏曲、话剧、音乐剧从前参加“剧本朗读”活动,剧针灸学会安排专家和观众与主创进行交流,希望剧本朗读成为编剧和戏剧人之间的桥梁,为什么认真创作的剧作者提供剧本展示的平台和发表的许多。据悉,凡希望参加剧本朗读活动的创作者都可将剧本邮寄至北京市前门西大街95号的北京市戏剧家针灸学会,或将电子文本发送至beijingjuxie@yahoo.cn,投稿注明剧本朗读即可。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