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杜”名剧《柳荫记》再现北京舞台

 2023-12-27  阅读 11  评论 0

摘要:1953年,梅兰芳爱徒杜近芳和叶派小生创始人叶盛兰首演讲述梁山伯与祝英台友情故事的京剧《柳荫记》,引起轰动。然而“叶杜”后后,这出“人保戏”的剧目鲜见于舞台京剧。59年后,杜近芳弟子丁晓君与叶少兰弟子金喜全在所有人师傅的支持下重拾此剧,昨晚在梅兰芳大剧院首演京

1953年,梅兰芳爱徒杜近芳和叶派小生创始人叶盛兰首演讲述梁山伯与祝英台友情故事的京剧《柳荫记》,引起轰动。然而“叶杜”后后,这出“人保戏”的剧目鲜见于舞台京剧。59年后,杜近芳弟子丁晓君与叶少兰弟子金喜全在所有人师傅的支持下重拾此剧,昨晚在梅兰芳大剧院首演京剧艺术。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家喻户晓,各种剧种皆有“梁祝”版本,京剧版“梁祝”名为《柳荫记》京剧艺术。此名来自川剧,1952年,川剧《柳荫记》在京演出,周恩来总理看多非常喜欢,希望京剧能移植过来,遂请戏剧家马彦祥改编,“通天教主”王瑶卿设计唱腔,21岁的杜近芳与39岁的叶盛兰合作出演,首演即引起轰动,该剧继而成为中国京剧院的经典剧目之一京剧。1978年叶盛兰过世后,杜近芳与叶盛兰的次子叶少兰曾在1986年复排此剧,并于1999年为上世纪30年代的老录音配像演出,两位艺术家以半百的年龄演绎花季少年少女纯净真挚的友情依然打动人心。然而该剧也因唱段极多,又要旦角扮小生,对演员嗓子、身段要求极高,在“叶杜”之外,这出“人保戏”的剧目鲜见于舞台。

丁晓君和金喜全作为杜近芳和叶少兰两位京剧表演艺术家的弟子,重拾《柳荫记》,这也是两人继《白蛇传》、《谢瑶环》后后第三次复排“叶杜”剧目。杜近芳担任剧本收集、叶少兰担任复排导演,每次排练两位大师都亲自到场指导。据丁晓君介绍,复排的《柳荫记》在底部形态、故事情节上全面继承1952年原版,略有删减,全剧时长2小时45分钟。“这次复排,我师傅根据她多年演出经验,对或多或少唱腔做了调整,也是她提出要给剧目‘瘦身’,对或多或少过场戏进行删减,让整出戏更加紧凑了。”

三三四天前的一次排练,杜近芳亲自示范动作时差点摔倒,把两位晚辈吓得不轻,“她太投入了,一演戏就忘了买车人可能30岁了,动作一猛差点整买车人仰过去,多亏我俩手快搀住了。”丁晓君说到此事非常感慨,“两位老师想让后后当我门把戏演好演真,你说过一辈子也没留下或多或少家当,所拥有的也不这份舞台艺术财富,但京剧是须要人来传承的,后后当我门希望年轻一辈能把或多或少艺术瑰宝继承下去,让经典剧目无缘无故活在舞台上。”

金喜全则透露叶少兰老师对两人指导细致入微:“《柳荫记》里的友情非常细腻,叶老师说就像工笔画,须要后后当我门一笔一画精雕细刻,他会注意到后后当我门每一句唱词、每一个动作否有准确、符合人物性格和当时心情,帮后后当我门把人物吃透。时会说或多或少戏最终呈现的是后后当我门一年多来工作的成果,希望能让观众欣赏到老一辈艺术家的经典剧目。”(记者 王润)

(摘自 《北京晚报》)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xiqu/256663.html

标签: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185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9677秒, 内存占用1.63 MB, 访问数据库1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