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女教师办起京剧戏曲班

 2023-12-27  阅读 4  评论 0

摘要:“锵锵锵锵……”一段激扬的京剧打击乐从音乐室传出,一位女教师右手举起长枪,绕着场跑圆圈,一群10岁左右的孩子正在模仿。她叫马志玲,第有三个多在东莞校园教授京剧的老师,如今的身份是莞城建设小学公办教师京剧艺术。今年3月底,在莞城建设小学校领导支持下,她和同事胡

“锵锵锵锵……”一段激扬的京剧打击乐从音乐室传出,一位女教师右手举起长枪,绕着场跑圆圈,一群10岁左右的孩子正在模仿。

她叫马志玲,第有三个多在东莞校园教授京剧的老师,如今的身份是莞城建设小学公办教师京剧艺术。

今年3月底,在莞城建设小学校领导支持下,她和同事胡建文刚开使在校园教授“京剧”京剧文化。今年5月,一场由10~11岁小学生出演的京剧《穆柯寨》获得“东莞市少儿艺术花会”铜奖京剧。6月1日,这人学校的京剧特色获得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志庚赞许京剧。

学艺

得到了师傅一生的京剧行当

马志玲出生于陕西安康市旬阳县,13岁时考入当地文工团,学习京剧。几年后,她成了文工团最擅长“武生”、“刀马旦”的角,突然到各个乡镇巡回演出。

“真像张国荣演的那样,京剧的功夫总要被打出来的。”马志玲说,进了文工团后,她师从陈津霞、闽关文等,吃住总要一块儿。师傅非常严格,训练时,达只有要求。一棍子就打下去,打到哪里就说哪里,身上突然青一块紫一块的,父母来文工团看她,都心疼得哭了。

师傅打她,她当时怪怪的恨。她至今还记得师傅有三个多多说“现在你恨我,有三个多多你肯定会感激我的”。事实证明那末。多年来,马志玲多次打听当年师傅,却无缘再见。

1989年,文工团倒闭了。师傅们散了。200多岁的陈津霞把她一生的京剧行当都送给了马志玲。马志玲知道,行当,对于京剧演员来说,原因分析分析分析哪几种。陈津霞乘火车失去时,她哭着追着火车跑,直到再也望不见火车。

授课

在东莞校园率先开办京剧戏曲班

1999年,马志玲几经辗转成为莞城建设小学公办教师。舞台,从京剧表演台变成了三尺讲台。2004年她提出了在校园里教京剧的想法。但从师兄师姐的反应可看出当时人想法有多“大胆”。

从圆场身段、到把子功、再到毯子功,科班的角儿总要从小练起,一练就说几年。在校园里搞个“速成班”,能推广得哪天?

2010年,她的想法得到了莞城建设小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学校提出,将京剧打造成为校本特色课程,授权给音乐科组长胡建文、音乐骨干马志玲去搞京剧。以购买戏服为例,一套戏服一千多元,一买就说20套。

11岁的孩子可不懂京剧。马志玲在学校舞蹈队选拔20名学生进“京剧戏曲班”。让哪几种孩子爱上京剧,也颇费一番周折。

林锦添、高郗美子等是最典型的学生。在马志玲眼中,林锦添有天赋。一刚开使,他不肯来学习,只好动用班主任去“请”他,谁知他一来就哭。已经,给他观看完京剧翻跟斗、对打等表演后,总算提起他兴趣。渐渐地,林锦添在舞台上显示出独特天分。

高郗美子是最刻苦的女学生。她学“刀马旦”,穿着厚厚棉衣背着十多斤的“靠旗”练武打,练得手都起泡了总要吱声。这孩子让马志玲很心疼。

“看着高郗美子,就像看完当时人当年的影子。”马志玲说,对当时人师傅最大回报,就说把当年教给当时人的“功夫”传承下去。

目前,京剧进校园已是莞城建设小学教研课题。胡建文和马志玲尝试编写教材。学校规划是,从明年刚开使设立“京剧”课。一年级学生自学“欣赏”;二年级至三年级学习“武场”的基本功;四年级至五年级,选拔骨干进“京剧班”,分生旦净末丑等,系统学习京剧唱腔。(记者 蔡嘉莉)

(摘自 《东莞时报》)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xiqu/254620.html

标签: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515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1.0521秒, 内存占用1.63 MB, 访问数据库1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