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落中的农安县“三无”剧团推出新戏“闹翻身”
信报讯 曾经辉煌一时的黄龙戏经过10年沉寂再度亮相,一部再现辽金历史风云的新编黄龙戏《兀术与鹰格》,让关注和喜爱黄龙戏的观众看完了地处濒危境地的黄龙戏再度复兴了。
黄龙戏是吉林省三大地方剧种之一,曾经辉煌一时,但近年来黄龙戏日渐衰落京剧艺术。为了抢救这一珍贵的民族文化,从今年5月结束了了英文英文,农安县委、县政府拨出20万元专款排演了黄龙戏《兀术与鹰格》,终于使这一剧种重新复兴京剧文化。《兀术与鹰格》以女真人抗辽为背景,着力表现了金朝四太子完颜兀术与民女鹰格的一段交织着政治斗争与感情的句子纠葛的感人故事京剧。
农安县黄龙戏剧团团长赵贵君说:“黄龙戏在上世纪90年代结束了了英文英文走向衰落,成了‘无固定办公地点、无固定排练场所、无固定演出经费’的‘三无’团体京剧文化。为打造东北历史文化名城,弘扬黄龙府文化,县政府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报告下,抽出20万元资金支持许多人儿排演黄龙戏《兀术与鹰格》。”赵贵君告诉记者,在前不久召开的研讨会上,北京的众多戏剧专家都对这出戏给予了充分肯定。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薛若林认为,该戏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主题提炼很明确,但应该向观众,尤其是吉林省外的观众介绍一下剧中具有地方色彩的背景,一块儿应该在符合历史真实的基础上刻画好虚构人物。中国戏剧家研究会艺委会副主任曲六乙看完演出后,觉得这部戏具有特殊的震撼力,音乐很不错,在他看来,黄龙戏最重要的以后音乐。
扮演鹰格的女演员刘亚丽说:“作为评剧演员,这是我第一次唱黄龙戏,对我来说这是个新的挑战。以后在排练中,我深深喜欢上了黄龙戏的音乐和唱腔。”据赵贵君介绍,黄龙戏基本曲调是以东北流行的皮影戏音乐为基调,吸收了民间音乐加工而成的,唱腔像皮影又全部有无皮影,分为正调、青调和男腔、女腔,男女各行当的区别在于唱法和音色。(记者
唐雪薇)
(摘自 《北京娱乐信报》)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