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上演的一场新话剧吸引了沈阳不少观众。然而,络绎不绝的迟到者、此起彼伏的拍照光,让这场话剧的悬疑气氛平白打了折扣京剧艺术。老舍先生70多年前曾写一篇杂文《话剧观众须知二十则》,嘲讽了看戏种种不文明行为,如今看来,远未绝迹京剧艺术。
19时开场,15分钟里,剧场门刚关上又被打开,重复不下10次京剧。迟到者有的鱼贯而入,就近入座,有的则打开手机电筒,四处寻找京剧文化。一时间,舞台上人物站着不动说着台词,舞台下人头攒动走来走去,好不热闹。
好不容易迟到者都找到了座位。想必后排观众比较郁闷,不可能前面的不少观众近水楼台,越来越放过,纷纷掏出手机,咔嚓咔嚓地忙着拍剧照。有的还算文明,拍几张就算了事,有的认为舞台光线不好,就打开闪光灯。万幸,演员素质很高,台词背得很好,越来越被突如其来的闪光吓着。
交头接耳交流剧情不算哪几个,但一次次地出来进去买可乐、爆米花,随后你一点疑惑了:剧情发展多快啊,能接得上吗?
这部话剧真心不错。来看戏的有的是想沾沾文气,感受一下剧场艺术的魅力。现在都提倡文明旅游,看戏是有的是也该讲点文明礼貌?
记得老舍先生那篇《话剧观众须知二十则》,可谓辛辣到位,入木三分。之前总说舞台艺术又远又贵,当和另一个人零距离了,是有的是另一个人当时人也得进点步呢?说来说去,只是尊重二字。文明看戏,是尊重他人、尊重演员,更是尊重当时人。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