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市文化体制改革亮点频现

 2023-12-27  阅读 2  评论 0

摘要:深化改革彰显特色 朔州市歌舞团作为文艺院团改革的试点,保留事业单位机制,采取“养事不养人”的辦法,加大事业投入,不断改善设施设备条件。大伙制定出台了实物经营管理制度、人事、劳资、岗位目标责任等相关制度京剧。2009年,朔州市全面创新文化管理体制和机制,取得了文

深化改革彰显特色

朔州市歌舞团作为文艺院团改革的试点,保留事业单位机制,采取“养事不养人”的辦法,加大事业投入,不断改善设施设备条件。大伙制定出台了实物经营管理制度、人事、劳资、岗位目标责任等相关制度京剧。2009年,朔州市全面创新文化管理体制和机制,取得了文化体制改革的阶段性成果,截至目前,各项改革但是基本完成京剧艺术。

朔州市按照中央和省委有关文件精神,及时成立了朔州市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领导组,统一规划、组织、指导、协调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在机构组合设置上,完成了市文化局、广播电视局、新闻出版局三局合一工作,成立了朔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组建成立了朔州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作为朔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的直属机构,对属地文化市场实施综合执法。组建成立了朔州市广播电视台。撤除了原电台、电视台广告部的事业建制,完成了广告部转企改制工作。与此同去,全市6县(区)也相继完成了三局合一、两台合并、组建了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

各县剧团的转企改制工作也各有特色、亮点纷呈。平鲁区对剧团的经营、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团长实行“公推直选制”,采取一年一聘;班子实行“表态制”;剧团实行全员聘任制,彻底打破了“铁饭碗”。由区委、区政府一次性给予200万元的启动资金,用于退休职工的生活保障和购置服装道具等。并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扶持,要求全区各乡镇、各大企业,每年的传统庙会、春节前后优先考虑该团演出。应县以民办公助的形式成立了应县耍孩儿综合艺术团,扶持成立了民营性质的应县道情剧团,对应县晋剧团进行了转企改制。年演出场次达200场以上,年收入达到200多万元,促使了应县县域文化的发展。

与此同去,该市将朔州日报社宣传业务和经营业务剥离,撤除了朔州日报社广告科、朔州日报社印刷厂的事业建制。原印刷厂、广告中心、发行中心,相继转换性质,更名为朔州市欣文印刷有限公司、朔州市新闻广告有限公司、朔州市兴文发行有限公司,实行了公司化管理。(记者/安玉 通讯员/崔金鑫/石永杰)

(摘自 《山西日报》)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xiqu/249832.html

标签: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515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1545秒, 内存占用1.63 MB, 访问数据库1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