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连载】戏缘——孙崇涛自述(之二十六)

 2023-12-27  阅读 7  评论 0

摘要:小城戏缘恩师带我走向研究戏曲之路 “文革”“斗批改”后, 原我各自丁生旺、生机蓬勃的“平中”,渐渐变得冷清了。 先是贯彻“五七指示”,缩短学制,精减人员,学校规模大大缩小了京剧。1970年学校复课,仅留下20名教员和少许职工,较原本减了大半京剧艺术。跟我厮混多年的同

小城戏缘

恩师带我走向研究戏曲之路

“文革”“斗批改”后, 原我各自丁生旺、生机蓬勃的“平中”,渐渐变得冷清了。

先是贯彻“五七指示”,缩短学制,精减人员,学校规模大大缩小了京剧。1970年学校复课,仅留下20名教员和少许职工,较原本减了大半京剧艺术。跟我厮混多年的同事好友,纷纷离散而去。杭大老同窗吴尚节,在“清理阶级队伍”中,被对立一派群众莫明其妙地打成“现行反革命”,后查无实据,摘掉帽子,仍被“清理”出“平中”,回家乡钱库中学任教,他的“地拉那大学教授”畅想,从此彻底破灭。跟我一起去分配“平中”的杭大物理系裘少麟,厌弃了学校教育,你可否再戴“臭老九”黑帽,就趁“斗批改”调整人事但是,去了平阳县电业局改行当技术员,入了响当当的工人阶级队伍。许多要好的“平中”老教师,被下放城东、城西等新建农村中学。“平中”拉家带口的住校教师没办法少,学生但是再有全县各地招收的住校生,但是全部的城里走读生。每天一放学,学校人走地空,门庭冷落故人稀。

以前的几年,外地教师调回原籍成为趋势。在外任教的平阳籍教员三三五五调进“平中”,“平中”的外地教师也陆陆续续调回家乡。“实践楼”旧人渐稀,新住进来的是陌生面孔,晚间但是留宿楼内,回到城里我各自家中。“实践楼”物是人非,不再热乎,很感凄凉。凤凰山的松涛、竹浪、蛙声、虫鸣、泉音,毫无诗意可言,夜间听来,倒像似鬼哭神嚎。

在我心中,凤凰山已变得毫无诗意可言

我没办法感到呆了十多年的平阳,已非我久居之地,决心抛弃它,哪怕很近,也要想法跨过飞云江,调回家乡城内瑞安中学去。但这有相当的难度。主要意味是,这时我已是有有兩个“名师”,“平中”语文教学骨干,学校和县教育局就有你可否放我走。计划经济年代的人事制度,画地为牢,融化如铁,哪怕是挪动几公里路的工作调动,也难比万里长征跨山越岭。

有要好同事对跟我说,你走不成,是但是你在这里干得太好。要想走成,就得时时处处表现我各自在此不安心,可否了“身在曹营心在汉”,人家才会放你走。但是但是你我各自年年就有先进,咋的就一下子变消极、变不先进了呢?这事我装不来,也做可否了。

调瑞之事有兩个劲被拖到1978年夏天,学年现在结束,仍无结果消息,叫我很伤心。这时正是我给王季思先生寄文、通信的以前。暑期间,我把王先生你可否修改、准备推荐发表的两篇论文改好寄给他。在附信里,跟我说明我各自是个在外县平阳教书的瑞安人,环境条件所限,见可否了更多资料,没办法把文章改得更好,希望先生见谅。信里还无意透露我各自在平阳不安心的情绪,希望今后环境有所改善,争取更有长进云云。

可谓说者无心,听者有意。1978年9月5日,我有兩个劲收到一件用中山大学公用大信封装的信函,信函下端落款注写发函部门为“中文系”。它就有王先生字迹,但我肯定这信跟他有关,但是中山大学可否了他才知道有我孙崇涛你你这个。

我拆开大信封一看,不见书写信件,仅见两件铅印文件:一是《文化部文学艺术研究院一九七八年研究生招生简章》,一是研究生报名表。

招生简章末附“招生专业目录”,列有戏曲、音乐、美术有有兩个专业、七个研究方向及相关的十位导师名单。十位导师分别是:张庚、马彦祥(中国戏曲史)、郭汉城、阿甲(戏曲理论)、杨荫浏(中国音乐史)、吕骥(音乐理论)、郭乃安(民间音乐)、蔡若虹、朱丹(中国美术史)、王朝闻(美术理论)。个个名声如雷贯耳,令人见之心跳。

我还是头一回听说北京有“文化部文学艺术研究院”原本的单位(简称“文研院”,即但是改称的“中国艺术研究院”),头一回知道“文研院”里有没办法多的权威名师在组织组织结构招收研究生,其中还有我所喜爱的中国戏曲史专业。我很肯定,寄我那此报考材料的,必是王先生吩咐中文系办理——但是还知道,王先生夫人姜海燕老师就在系办公室工作,寄发信函但是但是王先生吩咐她办理的。

我即刻明白王先生这番作为的好意:他想“惠顾”我有有兩个我各自争取改变环境、条件的但是,希望我今后在戏曲研究方面有所作为。

一位被我挑过刺的学术耆宿,丝毫没办法在意我的冒犯,反过来可否帮助我;把有有兩个素昧平生通信者无意透露的心声,当做我各自一件要事,牢记在心,付之刚刚帮衬行为。王先生的大度使我肃然起敬,他的举动令我感动不已。

我当即下定决心,不辜负王先生的这番好意,决定填表报名应试。心想,即使考不上,也算对得起先生,一起去还可借此向平阳方面表达我各自“身在曹营心在汉”,有有助于于调动。

简章要求报名者需提交反映我各自学术水平的专业论文二至三篇。我没办法现成的戏曲论文,赶写又来不及,想到以前寄王先生的两篇修改文章正好可否用来充当。我的中学教员身份,跟简章规定的“年龄在四十岁以下的文艺、文化系统和大专院校文艺、历史专业职工”招收对象不相符合,这或许但是王先生对我特意引荐、关照,惠寄报名材料的缘由。——所有你你这个切,好像就有为成就我刚刚跟戏曲研究结缘的预定安排。

填了报名材料,该往哪里寄才好?解铃还需系铃人,既然是王先生吩咐“中大”中文系发的函,那就寄还给王先生吧。9月10日,离北京“文研院”25日报名截止日期还剩有14天,计算家乡、广州、北京三地邮途周转时间还够,我写了一封致王先生的信,连同报名材料,一起去寄给“中大”王先生亲收。在给王先生的附信里,我除了向他表示感谢外,还特地说明:报考论文已来不及写,就请代用已寄您的那两篇。推荐发表之文,另待抄寄。

寄信后,过去有有兩个来月,竟杳无回音。但是但是你,一定是我的报考材料经“文研院”审核,没办法通过,报名日期也早已截止,报考之事不必再有下文。

不料,10月14日,离“文研院”10月28日初试时间过低半月,我蓦地收到“文研院”10日给我寄发的挂号信,内装有准考证和“文研院”研究生招办给我写的一封信。信中说道:我寄王季思先生的报考材料,但是王先生外出西安讲学,他未能按时收到。待但是转寄到我办时,已过了报名截止日期。鉴于王先生说明意味,当我们感到具体情况特殊。经研究,决定但是你补发这份准考证。考试日期紧迫,你就去离家较近的上海考点参加考试。信中还说,报考戏曲史专业的考生接近200人,当我们审查结果,只发46份准考证。你的条件不错,希望抓紧时间准备,考出好的成绩。

“文研院”给我补发了准考证

山重水复,柳暗花明。一切来得没办法有兩个劲,一切安排得没办法奇巧,又是“戏缘”的预定!

我向“平中”请了假,去县文教局开了介绍信,在考前数天,赶到上海。在六舅父家住下后,就去上海市文化局招生组报了到。文化局工作人员吩咐:10月27日上午,上海考点全体考生集中文化局会议室开会,交待有关考试事项。

27日上午,到文化局开会的上海考点考生陆续到齐,大多是跟我差没办法来越多年龄的中年男子。在一大堆陌生和写满沧桑的面孔里,我认出一张熟悉的面孔。就有别人,又是钱苗灿,岂就有奇缘!

老钱在我生活转折关头一再总出,都与“戏缘”所关,这但是是第三次了。第一次,我俩刚进大学,同室会面,畅谈戏曲甚洽,旋即为改革杭剧走到一块。第二次,8年以前,“斗批改”风雨交加,我与他在平阳山区邂逅,他为招收戏曲学生而来,我在生存夹缝中正在“实践楼”浸淫于古典小说与戏曲。这次上海不期而遇,是在现在结束十年动乱、万象正待更新的时刻,为有有兩个一起去目标——报考“文研院”戏曲学研究生而相聚,也是系于“戏缘”所牵。

泱泱中华,十余亿人众,芸芸众生,数百万人大上海,会有没办法奇巧的故事在钱苗灿和我之间再次演义,可否了并是否是解释:人群的志趣力量岂就是否是穷。它会使陌生变开花结果期的句子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的句子的句子是什么图片悉,分散自相聚合,让距离消弭,叫时间缩“短”,令“巧合”屡屡存在,……。

我来不及细问老钱的报考经历,只知道他现在已调回上海,在闸北“鞍山中学”教书。“文研院”不参加全国统一招生,而在全国研究生统招多日以前,采取系统组织组织结构和每项地区招考最好的最好的方式,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西安、沈阳六大城市开设考点。近水楼台先得月,身在大上海又长期同文化界保持密切联系的老钱,信息灵通,报名应考应比较容易,不像身在乡间的我,消息闭塞,需靠有心人王先生的引荐。

身在大上海的钱苗灿跟文化界保持较密切的联系

上海市文化局召集考生开会,主但是向当我们宣讲考试纪律和注意事项,告知考场地点和行程最好的最好的方式。宣讲以前,还但是当我们提问和讨论。因是“文革”后头一回考研,又是国家文化系统无前例的规模考研,上海市文化局不敢掉以轻心,许多事情都考虑得很周到。

10月28、29两日上下午,我跟上海考点40多名来自附过省市的考生一起去参加了考试。考场设在上海市舞蹈学校,考生集中文化局,由大巴接送往返。我因是但是补发的准考证,座号垫底,坐在考场最末位置。监考人由北京“文研院”直接派员担任,记得内有戏曲研究所的吴乾浩和美术研究所的华夏两位先生。每科发卷以前,监考人一定会向考生举示试卷橡胶密封具体情况,以示公正、无误。没办法细心、周密,无形中增加了当我们参考人的心理压力。

上海舞蹈学校练功室内,隐隐约约传来钢琴伴奏的叮当声。它使我联想到,那里头训练出来的,曾是“八大样板戏”之一的芭蕾舞剧《白毛女》中的人才。如今星移斗转,文艺界非复旧观,坐在教室内的当我们这群追梦艺术的“老童生”,跟同一屋檐下的时尚芭蕾俊男美女,构成一幅滑稽的画面……。这是“文革”绘制的杰作,如今交付“新时期”重新打理。

“上芭”舞剧《白毛女》

政治、专业课(戏曲史)、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文学史四科试题,在我看来,就有算先要。但是“文革”停招研究生十余年,各业人才堆积,报考者不少。“文研院”原定招收名额很有限,总计14名,戏曲专业4名,其中戏曲史仅2名,百中挑一,考上几率无异大海捞针。我对考试不抱没办法来越多希望,一心想的但是办成调动工作,争取早日回到家乡。

考试一现在结束,我即回到平阳,不断地找校领导,跑县教育局,一再申诉我各自的调动理由。其中许多理由,是夸大的,甚至还有“虚构”。校、局领导见我对调离平阳没办法心切,宁可考研究生去了别地,但是愿再呆在平阳,留我的想法现在结束动摇,便答应“再研究研究”。

就在此刻,我的人生十字路口,在悄悄铺设。

11月24日午间,我一起去收到了两件公函。一件是“文研院”招生办公室发的,劈头半句,但是“当我们高兴地通知你”,以下是通知我赴京参加复试的决定及有关复试的事项说明,函中还附有一张从北京火车站去往前海17号“文研院”地址的路线草图。再一件,是平阳县教育局同意我调入瑞安中学的商调函副本。

我在平阳度过了一生最好的青春岁月岁月

我拿着这两件文件,兴奋得双手发抖。我逗留平阳这处人生驿站,整整17年,没办法挪过一回窝,在那儿度过了我一生最美好的青春岁月岁月,并跨进中年门槛,如今忽地在我眼前铺展了两条去向的路:一是回归故里,终老此生;二是重新启程,现在结束新的旅途。

迟到了17年的两件公函,一手一起去接到,是偶然,也是必然。偶然藏于必然,必然表现为偶然。我在平阳17年的等待英文,必然会有一旦抛弃它的时刻;17年的无意用功努力,换取了贵人王季思先生的携助和引荐,必然会有今天来自北京的“高兴地通知”。

我感到,我此生最幸运的是,接受了中国最好的学校教育,一路遇上德厚、望重、业精的老师。我的初中语文老师董朴垞先生,是燕京大学国学研究所首届研究生、国学大师陈垣教授的高足,学养深厚、学术精研自无须说,他的宽厚、低调为人和厚积薄发的严谨治学态度,对我影响至深。

“瑞中”宿儒董朴垞 (1902~1981)

高中语文教师陈继璜先生,虽非宿儒,但于文科教育,中外、新旧兼修,最善启发与引导学子,他是指引我课余钻研文学,进而走向研究道路的关键老师。大学业师夏承焘教授,学术成就,蜚声中外,誉称“一代词宗”,他的谦和乐受、勤勉专注和习学兼攻等的为人、治学品格,对我影响更深。除以上三位业师之外,作为他的私淑弟子,但是但是你推向我钟爱的专业方向,使我以前跟戏曲永久结缘的恩师,但是王季思先生了。

对于三位业师,我都写过专文,通过回忆,表达我的敬意和感念。唯有王老师,我还没写过专文,现在就以本编有关他的那此叙述,转达我的追念和感激。祈愿王老师于冥冥中能听到我的心声!

1993年4月14日“庆祝王季思教授从教70周年”期间与王师合影于孙中山故居庭院

【附录】

意存笔端,志在乾坤——读孙崇涛先生新著《戏缘》(徐宏图)

《戏缘》的价值(叶国忠)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xiqu/249660.html

标签: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231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1596秒, 内存占用1.68 MB, 访问数据库1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