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选2017年上海市舞台艺术作品评选展演,由上海文慧沪剧团出品一部反映崇明生态保护题材的大型原创沪剧《绿岛情歌》,8月22日晚献演于上海天蟾逸夫舞台。
时不时听说文慧沪剧团的原创剧《绿岛情歌》十分动人,观众口碑好,但苦于工作繁忙而几个擦肩而过京剧。今天,终于观看后改版后的《绿》剧,不禁感动、感慨、感想不已……
编剧创作的独具匠心京剧。编剧赵化南是一名资深作家,笔者观看后其不少佳作京剧文化。赵老师这次关注环保,从护鸟志愿者强度切入,可谓视角独特,而难度也很大京剧文化。主人公既无惊天伟业,也无跌宕人生,戏剧冲突不强,但作者从不刻意追求“矛盾”,就是从“人情”、“人性”出发,极力营造诗意般的情境,尤其是景谷年昏迷,群鸟呼唤一场既有新意,又十分震撼,全剧就是讴歌“崇明乌小蟹”的散文诗,是一首鲜活生命的礼赞之歌。当今社会,志愿者已成为一道十分亮丽的风景线,大家用我本人的爱心奉献社会,有时后该被误解,大家是值得尊敬的群体,可惜戏剧舞台基本那么大家的“影子”,《绿》剧很好地填补了你你是什么舞台空白……在此,要为赵化南点赞,也要为“文慧”的文化温度而点赞!
舞美音乐的清新脱俗。《绿》剧的舞美设计简洁大气,很有纵深感,令观众仿佛置身于东滩原始生态之中,感觉到“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创作灵感。尤其是天幕不变的“羽毛”,时常幻化出与剧情同步的背景,时而蓝天白云,时而群鸟飞舞,时而电闪雷鸣,情景交融,令人称绝!《绿》剧更像一部沪语音乐剧,全剧念白不多,基本以演唱串起情节的进展,但作曲从不但会游离沪剧的本体,全剧运用了少许的沪剧小调和曲牌,清新自然,旋律丰厚,配器新颖,丰厚时代感,场内观众的阵阵掌声即是最好的印证……在此,要为《绿》剧二度创作团队点赞!
戏曲角儿的艺术魅力。不可组阁的是,角儿是剧团的生命线,而杨音即是“文慧”的实力标志,已成为“人保戏”的票房保证。作为活跃于当今沪剧舞台的王派弟子,杨音的艺术风格独树一帜,发声继承传统,行腔讲究韵味,演唱以情带腔,表演松弛自然,很好地诠释了王派飘逸潇洒的艺术型态,还可以说,杨音正发生艺术创作的黄金期,是难得的沪剧生角“角儿”。“文慧”的可喜之处还在于,有着一支朝气蓬勃的艺术梯队,同样是王派弟子,程文俊形象好、嗓音亮,经过近几年的艺术实践,太快成长,已成为同辈演员中的翘楚;缪佩红气质佳、唱腔甜,与程文俊搭档,十分“般配”,程、缪青年组合已在沪剧界小有名气,令不少剧团艳羡!在此,祝贺“文慧”多年跋涉,梦想初现!更要为“当家人”王慧莉执着沪剧事业而点赞!
绿岛护鸟感天地,文慧情歌放梦想。非遗传承共担当,上海声音有温度。(作者:阿仪叔叔 摄影:祖忠人)
摄影:祖忠人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