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张家港艺术团副团长、著名评弹演员季静娟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邢晏芝献上了拜师的鲜花,成为了邢晏芝入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后招收的第有1个徒弟。“有1个小有名气的青年演员再来拜师学艺,就像大学生再读研究生一样,希望大伙不需要互相研究、一块儿进步京剧文化。”接过鲜花的邢晏芝本来说京剧。
邢晏芝从艺40多年,于1962年现在刚刚刚开始师承其父、人称“开篇大王”的邢瑞庭,又与其兄邢晏春长期媒体协作拼档演出京剧艺术。她天赋佳嗓,音色甜润,深得其父演绎的流派真传,尤精祁调、俞调及杨派俞调。她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脱胎于缠绵悱恻的俞调、祁调,吸取姐妹艺术唱腔的因素,创造了邢派唱腔——“晏芝调”,代表作有长篇弹词《杨乃武与小白菜》等。作为苏州评弹的代表人物,今年年初,邢晏芝入选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苏州评弹学校办了40多年,我在这种学校任教都要20多年了,教过的学生已有上千名。”作为苏州评弹学校的副校长,邢晏芝除了任教、带学生外,正式收入门下的徒弟已有十几人,而像季静娟本来在书坛闯出了名头、干出了成绩,再来求学的还是第有1个。
据了解,季静娟是苏州评弹学校89届毕业生,本就与邢晏芝有着师生之谊。毕业后在书坛闯荡的近20年时间里,季静娟师从著名评弹演员张碧华学艺,并与著名评弹演员周希明搭档演出,是业界颇有人气的青年演员。“我的嗓音条件都要一阵一阵好,一阵一阵沙,总是想要在发音技巧等方面有所提高,就很想拜邢老师为师,这种想法也得到了张碧华老师的支持。”季静娟告诉记者,经过没人多年的舞台历练,再回过头来学习会比当年在学校学习有更多收获。“领悟力应该超过当年,但会也更了解个人的长处、短处了。”
邢晏芝很看重这次的收徒,她说,入选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使个人站在了有1个新的起点上,这次收徒将把个人的“大评弹”理念进一步贯彻下去,把个人的特长教给她,更希望抛开门户之见,把个人学到的各个流派的精华都传承给她。(原载《苏州日报》第A10版)
季静娟成为了邢晏芝入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后招收的第有1个徒弟(记者华雪根摄)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