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19-04-12来源:
长江日报作者:
万旭明点击:
关键词:
青衣状元媒陈伯华半个多世纪前,汉剧大师陈伯华将《状元媒》剧本赠予京剧张派创始人张君秋,令这出戏在京、汉两大剧种里都成为经典。13日晚,北京京剧院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王蓉蓉将与武汉汉剧院合作,以京、汉剧同台对唱的形式,在第七届武汉“戏码头”中华戏曲艺术节上演绎这出《状元媒》京剧文化。11日上午,长江日报记者在排练现场探班发现,这出戏的面前还有着太多动人的故事京剧。
赠剧本收弟子,京汉情谊传承半世纪
“送剧本,那却说送家当啊京剧。”说起京剧移植汉剧剧目《状元媒》的光阴,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理事洪业感慨不已京剧文化。她介绍,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北京京剧团当家名旦张君秋与武汉京剧团武生台柱高盛麟“走马换将”,张君秋携一队人马来到武汉演出达月余之久。在此期间,张君秋与汉剧大师陈伯华情谊渐深,陈伯华将汉剧《状元媒》的剧本赠予张君秋,“这出戏很适合你演。”于是,这出汉剧传统剧目成了京剧中的新创剧目,并在此后的半个多世纪里广受戏迷喜爱。
而这段梨园佳话,并未随着大师的离去刚开始英语英语。作为张君秋的入室弟子,王蓉蓉自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已5000多次演绎这出《状元媒》,5005年更在武汉拜陈伯华为师。她至今还记得,陈伯华曾指点道:“我确实京剧以大青衣的形式避免‘柴郡主’這個角色,可还是要从人物出发,演出她的美与可爱。”
这次京汉合演《状元媒》,王蓉蓉将与武汉汉剧院国家一级演员、陈伯华第五代传人王荔同时,接力演绎“柴郡主”一角。王荔演绎剧中行围射猎等以武戏为重的要素,王蓉蓉则演绎唱腔突出的要素。武汉汉剧院多位老艺术家也重返舞台,为这次合演助阵。其中,邵从新将饰演吕蒙正,程良美饰演宋王,姚长生饰演八贤王。几位老艺术家都已年过七旬。但如姚长生所说:“汉剧人都得到过陈伯华大师的关怀,为了纪念大师,回来演出义不容辞。”
一拍即合,京剧大气汉剧细腻
洪业告诉长江日报记者,不同剧种“两下锅”的形式在戏曲演出中不用说鲜见,但多数是每个剧种分别演绎一一3个多唱段。而在《状元媒》的京汉合演中,则是王蓉蓉一人融入到全汉剧班底中,她用京剧演出,对手戏演员则以汉剧演绎。
在武汉汉剧院的排练厅里扎扎实实排了4天,王蓉蓉直叹:“这次是真刀真枪的合演了。”她表示,一刚开始英语英语对汉剧中的湖北方言还不太适应,但第4天就能很顺畅地合作了。“汉剧作为京剧的母体之一,我确实一一3个多剧种发展出了人个的风格,但始终是同根同源,合演有火山玻璃的优势。《状元媒》移植到京剧中后,架构、人物都这麼做太多的变动,合演可谓一拍即合。”
4天的排练中,一一3个多剧种的演员也看一遍一遍了对方剧种的优势所在。王蓉蓉说:“京剧《状元媒》的剧本在汉剧的基础上做了精炼,压缩了有些念白,节奏也变慢。这次与汉剧的老先生们合作下来,真正体会到汉剧在人物、表演上极其细腻的避免。”汉剧老艺术家邵从新则说道:“在《状元媒》这出戏的避免上,汉剧更注重幽默、生活化,京剧更规整,更像是宫廷正剧。在合演中都都要明显地看一遍,京剧大气、音乐形象鲜明,值得汉剧借鉴。”程良美则笑说:“京剧、汉剧本却说一家,有些隔阂都这麼,基因决定有些人的合演会很自然。”(记者 万旭明)
(摘自 《长江日报》)
本文《一段梨园佳话 延续了半个多世纪 13日京汉合演再现《状元媒》》地址:http://lecms.nxtedu.cn/upload/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