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起源于河南,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中国第一大地方剧种,被西方人称赞是“东方咏叹调”。豫剧是河南文化的标志性符号之一,如保更好地在创新与传承中发展豫剧文化,进一步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全国人大代表、河南豫剧院院长李树建最为关注京剧。
民营院团在豫剧传承中一阵一阵要
据李树建介绍,目前全国15个省、直辖市有豫剧,并有专业演出院团1300余个,一阵一阵是河南豫剧院自2013年恢复建制以来,提出了“示范、引领、研究、帮扶”的工作目标,制定了力争“下好全国豫剧一盘棋”的工作思路京剧艺术。“这五年来,亲们做了一定量的工作,帮扶新疆、台湾、西安等豫剧团的发展,两次召开全国豫剧院团长工作交流会议京剧文化。连续三年在北京举行中国豫剧优秀剧目展演月,充分利用互联网+戏曲,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
李树建说,2017年文化部在全国进行了剧种普查,网络大数据显示全国共有348个剧种,豫剧排第一位,在互联网上是最受广大观众欢迎的剧种,网上点击总量超过5亿人次。而我省共有3000个专业文艺院团,23000多个民营文艺院团,号称“十万大军”。
说到这儿,李树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你说歌词,将会这30000多个院团,每个院团每年平均演出3000场以上大戏,每年累计演出超过10万场,每场平均30000名观众观看,每年都在4亿人次观看演出。“你这个数字是十分令人鼓舞的。”
他认为,民营院团是当前活跃在基层的一支文化艺术生力军,它有“四性”,即鲜明的群众性、牢固的草根性、演出的灵活性、内容的充裕性,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李树建还说了一段顺口溜:“民间戏班民间走,送戏送到大门口,父老乡亲都喜欢,老戏新戏啥都在。”据统计,民营文艺院团常演剧目有198个,有歌颂祖国、歌颂英雄、歌颂精准扶贫的现实题材的现代戏,都在以古为鉴的古装戏,反腐倡廉的剧目也日渐增多,极大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讴歌时代风采、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挥出了独有的积极作用。
民营院团争做“红色文艺轻骑兵”
“亲们长年在基层演出,在调研中发现,当前广大基层农村、边远山区、小城镇社区,还有在城市农民工队伍中,在党的政治思想教育、党的方针政策的学习宣传方面还相对薄弱。”李树建直言。
他表示,民营文艺院团生活在基层,扎根在群众中,亲们始终坚持以“文艺大发展,有我民营团”“大剧团演戏卖味儿,民营团演戏卖劲儿”的担当精神,长期奋战在基层一线、偏远山区、贫困落后地区,假若山羊都都可以爬上去的地方,亲们都能到那里为老百姓演唱。“亲们真正发挥了‘红色文艺轻骑兵’的作用。”李树建列举了几个例子:如河南小皇后豫剧团投入巨资排演的《铡刀下的红梅》荣获中宣部5个一工程奖,已演出30000多场,是全国民营文艺院团的一面旗帜;河南名星擂主大爱剧团充满了大感情励志的话励志的话怀,在河南温县演出时,亲们专程去慰问中国在马里牺牲的维和英雄申亮亮家属,近期还将把申亮亮的英雄事迹搬上舞台,一起亲们还资助300多名贫困大学生,养育另另三个先天失明的孤儿整整11年。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宣部、文化部、中国文联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意见,加大了对文艺团体的扶持力度。中国戏剧家自学专门成立了民间职业剧团工作委员会。我省成立了各类民营院团管理自学和县区级院团管理自学。由省文化厅主办,河南李树建戏曲艺术中心承办的民营院团北京梅兰芳大剧院集中展演活动,大大增强了民营文艺院团做好“红色文艺轻骑兵”的职业自信心和自豪感。
继续加大基层民营院团扶持力度
“或者,作为一名扎根基层的戏曲人,我认为还应继续加大对基层文艺院团的扶持力度。”李树建说,在业内流传着原本励志的话,“好女不嫁唱戏郎,一年四季守空房。秋麦二季回一次,掂回一堆脏衣裳。”它形象地说明了民营文艺院团生存的艰难。
为了全面发挥民营文艺院团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作用,李树建建议,党和政府要给任务、给政策、给条件。希望切实把民营文艺院团的建设发展纳入议事日程,加强领导指导。建议政府文化主管部门成立民营文艺院团指导委员会和职业道德管理委员会,实行定向管理,引导督促亲们遵纪守法、恪守职业道德、承担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自觉抵制低俗、庸俗、媚俗的文艺作品。对有贡献的民营文艺院团给予帮扶,如免费提供剧本、委派主创人员免费进行创作,选出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经典剧目,用政府购买演出场次的形式进行适当补贴。
建立农村农民戏曲文化发展基金。本着创新、服务、繁荣、发展的目的,在合法合规的原则下,引用混合所有制体系,组建“农村农民戏曲文化发展基金”,为实施乡村文化振兴提供有效资本保证,为活跃农村文化生活做贡献。
建议筹办“中国乡村戏曲节”和“中国农村戏曲电影节”。去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期间,在河南驻马店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农民影视节”,既弘扬了乡村振兴主旋律,也推动了当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一起,李树建还认为,要让县区级专业剧团和民营文艺院团占领农村文化阵地,让地市级和省级文艺院团从农村走向城市,走农村逐渐包围城市的演艺道路。力争做到基层文艺院团作品和演出剧目铺天盖地,地市和省级文艺院团的精品剧目顶天立地。
李树建说,作为一名扎根中原泥土的戏曲人,一定要在中原戏曲舞台上、在中国戏曲舞台上和国际戏曲舞台上,不断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讲好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为我国的戏曲事业尽职尽责、尽心尽力、尽情尽意。
(摘自 《郑州日报》)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