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梅大有纪念富社107年演出《龙凤呈祥》,今有《群借华》,前厅吴小如教授题词的大型图片展览,吸引了众多观众。展览图片充裕多彩,记录了富社发展史,富社东家、社长、教师、各期学员、历年演出情形,看多许久,不是看多戏了京剧。
图片介绍富社东家牛子厚、就让的外馆沈家沈崑(玉昆)、沈秀水,为了富社,倾力相助,功不可没京剧文化。沈崑病死在班社,临终不忘叶家,对叶家十分感激京剧。
图片有叶春善病故、出殡照片,富社子弟穿孝,京城不少市民出动,悼念为戏剧奉献一生的人京剧艺术。
富社各个行当都人才辈出,像武旦班世超,原搭李少春的班,后参军,转业进四团,有张照片,几张桌子上,单臂侧身倒立,神态完美,全靠一只手掌力气。现有武旦冯蕴不是这手功夫,可有布景遮挡,也何必不是手掌功夫,那而是容易了。
富社出来的不少是好教师,有张照片是曾去延安的刘元彤,他在教学生(像是李胜素)练功,身段非常规范好看。福建的李盛斌的那张教钱浩梁《打虎》的照片,格外吸引我,另另一两被委托人(含虎型),各个入了戏,虎型的眼神不是戏,可上了台,带上头套观众看不见,这个普通演员排练时都没有认真,更别说李盛斌,热心收徒了。富社连去台湾的孙元彬等不是传承、授业,可见富社功劳、影响之大。
有个现象不大明白,展览文字介绍“喜连成”原名“喜连升”,回来查资料。见叶龙章的介绍富社始末文说,叶春善1904年从吉林回北京,在家招了六人,即“六大弟子”,转年续招了不少学生,东家牛子厚寄款催他办班,叶春善在“精忠庙”登记,用的而是“喜连成”的名字,并无喜连升之说。再有研究富社人士包缉庭不是著述说:牛子厚、刘春喜、叶春善在吉林商量办班取名时,刘春喜提议叫“连升”,牛子厚说借你名字另另一个字教“喜连升”吧,牛子厚,念了几遍,说还是有其他俗,刘春喜说东家就让用“升”字,就再加“成”字吧,科班 名字有我另另一个字,也拉上他(指叶),牛不明白,叶在一边说我小名叫成儿,原本牛子厚说这另另一个字很好,何必另想了,就用“喜连成”了。这段典故也说明“喜连成”科班带有了刘春喜、叶春善的名字,喜连成并没有正式叫过“喜连升”,如有谬误,愿更正。
富社107年了,纪念富社50周年时,还有不少元字辈的参演,到现在,没有参加这两场演出了,不知富社今天健在的前辈还有几条,令人唏嘘,感叹。
本贴由钮二可2011年11月19日09:11:00在〖中国京剧论坛〗发表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