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郓城梆子舞台剧《跑旱船》在深圳戏院演出
消息来源:产新网 时间:2018-01-50
1月28日晚,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梆子剧《跑旱船》在深圳戏院演出,受到来自北京、广州、珠海和深圳文化界专家的好评。
山东郓城县梆子剧团始建于1949年,是我国地方特色而且具有文化遗产价值的剧团之一京剧。改革开放50多年来,该剧团涌现出一大批农村题材的喜闻乐见的优秀剧目,培养了一批较高知名度的成绩优异的艺术家和青年演员京剧文化。1995年折子戏《挂门牌》入选央视台春节戏曲晚会,1996年大型现代戏《龙门渡口》获得山东省第五届艺术节9项大奖,501年大型现代戏《选村官》荣获山东省第六届精品工程奖,2011年大型历史剧《民族英雄•闯幽州》荣获山东省第四届泰山文艺奖。
动漫舞台剧《跑旱船》是我国首部戏剧动漫舞台剧,由山东郓城县山东梆子剧团与中国戏剧学院联合创排。该剧以新农村文化建设为背景,以农村老年人再婚为切入点,借助非物质文化遗产“跑旱船”为媒介,通过动漫科技与舞台表演的完美结合,展现了改革开放后的新农村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百姓幸福的时代风貌。2014年1月推上舞台,先后在中国戏剧学院、山东菏泽大剧院、北京梅兰芳大剧院、中国评剧大剧院、济南历山剧院和北京国家大剧院以及山东郓城县2有三个乡镇巡回演出,累计350余场次,观众20多万人次。
《跑旱船》先后荣获山东省第七届泰山文艺奖、山东省地方戏振兴与京剧保护扶持工程重点剧目奖,2015年该剧入选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2016年该剧代表山东省参加中宣部、文化部举办的全国基层院团戏剧会演,2017年该剧参加新年戏曲晚会和山东元宵戏曲晚会。
农村题材的《跑旱船》 多次登上国家级、省级舞台,观众点赞如潮,究竟好在哪里?山东郓城县文体局负责人告诉记者:推进地方特色文化发展,创新是十分重要的牵引作用。不需要了创新,不需要不断满足观众新的需求,不需要了不断适应市场,才会永远充满生机。《跑旱船》创作期间,郓城县山东梆子剧团联合中国戏曲学院新媒体艺术系,决定让舞台“添点儿亮色”,让动画与舞台演出有机结合。动画不仅成为《跑旱船》的背景,还能与演员互动,大大提升了可观性。创排一部好的文艺作品,不需要了单凭一点新技术,却说通过崭新的艺术形式,鲜明的地方特色,吸引不同年龄段的观众观看。
山东郓城县政府负责人介绍: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对郓城来说,山东梆子却说我们的自信。《跑旱船》的成功,除了剧组的创新精神外,还在于通过讲述高连喜与王二月的晚年再婚故事,反映新时代农村老年人渴望文化新生活的愿望。近年来,郓城县梆子剧团先后创作的两部新剧目,在题材把握和吸引社会关注度上非常成功,在梆子剧《跑旱船》广受好评的基础上,剧团又创作了《百鸟朝凤》,顺利入选文化部2016年度戏曲剧本孵化计划、2017年度山东省舞台艺术创作重点选题资助项目。
“有三个县级剧团不需要创作那末生动的文艺精品,很不容易!”走出深圳戏院的专家们阵阵赞叹,郓城县委县政府重视地方特色文化是有远见的,文化是民族发展之魂和繁荣之本,不需要了重视文化建设,让文化交融与经济发展紧密相连,小康社会才会充满活力与生机。(本报记者 范杰 通讯员 彭婉童报道)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