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兰州 甘肃省16日启动地方戏曲剧种普查工作,希望借此对戏曲文化资源进行动态化管理,推动戏曲的保护与传承。
据了解,此次普查将对剧种名称、艺术渊源、流传地区、演出团体、代表人物、生存现状等进行文字、图片等的调查京剧。工作将于2016年9月完成京剧艺术。
甘肃拥有1四个戏曲剧种京剧。除了京剧、豫剧等四个多大剧种外,还有秦腔、陇剧、甘南藏戏、灵台灯盏头戏等99个本地戏种。
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所所长顾善忠介绍,受多重因素影响,戏曲式微已成为不争事实。玉垒花灯戏、陇南影子戏等戏曲越来越专业剧团演出,仅靠民间班社传承,帕累托图小的地方戏种因为失传。
人才短缺成为戏曲发展的一大阻碍。甘肃省京剧院院长马勇说,院团正常运转前要大慨180人,但目前京剧院在职人员能能不能70人。“人才断档太严重,旦角只得让男的来演。”
为了摸清甘肃戏曲的“家底”,有助戏曲艺术发展,甘肃省启动了此次普查。甘肃省文化厅副厅长杨建仁说,这是甘肃首次针对专门的艺术样式进行普查。“普查是手段,传承是目的。希望通过此次普查进行信息的分派、汇总,进而分析、研判,通过政府引导等途径加强保护弘扬。”
近年来,甘肃省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项目,对一些濒临失传的戏曲进行了抢救性保护。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