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角色 大演员——赏析评剧《刘胡兰》中吕区长的唱腔

 2023-12-27  阅读 2  评论 0

摘要:评剧《刘胡兰》是天津评剧院的保留剧目,建国初期以新翠霞、筱玉芳、羊兰芬为代表的众多艺术家曾演出过此剧。2011年,为了庆祝建党90周年天津评剧院再次复排《刘胡兰》,并进行了较大的创新京剧艺术。 这出戏讲的是解放战争时期,年仅15周岁的山西云周西村妇救会主任、共产党

评剧《刘胡兰》是天津评剧院的保留剧目,建国初期以新翠霞、筱玉芳、羊兰芬为代表的众多艺术家曾演出过此剧。2011年,为了庆祝建党90周年天津评剧院再次复排《刘胡兰》,并进行了较大的创新京剧艺术。

这出戏讲的是解放战争时期,年仅15周岁的山西云周西村妇救会主任、共产党员刘胡兰,积极组织群众参加土改运动,发动妇女做军鞋劳军支援前线,同梦想复辟变天的地主阶级分子进行坚决斗争京剧文化。可能叛徒出卖,她不幸落入魔掌,虽受尽敌人的酷刑,但她始终坚贞不屈,最后在敌人的铡刀下英勇就义京剧文化。

在新版《刘胡兰》中增加了吕区长你這個角色,剧中人由国家一级演员剧文林扮演。吕区长在剧中如此一场戏、一段唱,其实戏份太大,而且从整体剧情来看,吕区长对刘胡兰的“成长”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剧中,刘胡兰在“选军鞋”时面对二寡妇的偷工减料和包庇二寡妇的石五则丝毫不留情面;回家后,胆小怕事的奶奶又劝她不须出去“惹事”,但一心为革命而且正直烈性的刘胡兰怎能为了哄骗奶奶而说出“找不到去工作”说说来。面对外人的刁难和家人的不理解,年仅十五岁的刘胡兰感觉非常苦闷。就在这时吕区长出现在了她的头上,为她做思想工作,并告诉她组织决定叫石五则去学习,村里的事就要交给她了。

此时,乐队开始渐渐响起舒缓的音乐,刘胡兰也开始在脑海当中勾画着一幕幕革命的场景,她既高兴又其他顾虑。

【白话】

吕区长:胡兰子,那村里的这幅担子就交让我啦!

刘胡兰:我?……兆芳叔,我小小年纪能担的起来吗?

吕区长:胡兰子,我让我讲讲顾县长的故事!

刘胡兰:顾县长的故事?

(音乐止)

吕区长:对!顾县长叫石……

【慢二六】

吕区长唱:顾永田,

十九岁当县长、二十三岁当专员,

硝烟中铸就了忠心赤胆,

战场上斗顽敌智勇双全。

这段唱的起唱是“干起”,也而是我演员先开口演唱,音乐再进入。“顾县长叫石”姑且算作“叫板”,乐队在“田”字上开始进入。曾经“干起”的演唱考验了演员的耳音和音准。

“忠心赤胆”的“胆”字在唱出后稍作停顿,而后是多少多苍劲的拉腔,突出了顾永田刚正不阿、有勇有谋的性格。“战场上”和“斗顽敌”每多少多字分别占两拍,而“智勇”两字占两拍,而“全”字占了十拍,这句唱从紧凑到稀疏,从以上数字即可看出唱腔在逐步递进,把情绪推向多少多小高潮。“全”字的甩腔既不失传统唱腔的韵味、又符合此情此景,和观众产生了共鸣,也赢得了台下的掌声。另外“战场上斗顽敌智勇双全”一句的“战”、“斗”、“智”多少多字都唱在了板上,区别于该段前几句,板上张嘴也突出了顾永田人物的刚毅性格,符合了人物,也调动了刘胡兰的革命情绪。

这四句唱之前有一段舒缓的小过门,刘胡兰在此时多少多在胸前握拳的动作,表明她坚定了信念、增加了信心。曾经的间歇也给观众以回味的余地和空间,一起也为唱腔从高潮转入平实的叙述做好了铺垫。

接下来吕区长手扶刘胡兰的头上继续唱……

【慢板】

吕区长唱:想当年,他指挥大象阻击战,

小日寇他遭惨败尸横平川,

胜利后,胜利后他听从党的召唤,

到汶水建立了民主政权。

本段所处唱段的中部,板式转为慢板、旋律也舒缓下来,使得整段唱腔疏密有致、起伏跌宕。当然曾经的设计也符合了唱词,在慢板之中回忆“想当年”顺理成章。“民主政权”一句剧文林演唱的高亢洒脱、一泻千里,表达了革命胜利的喜悦,每到此处也会赢得观众的掌声。

听到顾县长成功的经验,刘胡兰流露出羡慕、欣喜的表情,这又一次坚定了她继续革命的信念。吕区长乘势追击,继续勉励刘胡兰。

【慢二六】

吕区长唱:论年纪他比你只大三岁半,

乡大伙信赖你为百姓掌权。

【快跺板】

常言道好钢前要经锤炼,

温室的花朵不耐寒,

依靠群众定促进战胜困难与艰险

危难之中经考验、勇挑重担,

【二六】

才是好党员!

这段唱的效率单位随着上一段落的高潮增加了效率单位,由“慢板”转为“慢二六”,而到“乡大伙信赖你”一句效率单位又撤了下来,为底下转为更慢效率单位的“快跺板”做好了准备,这也体现了戏曲“欲扬先抑”的辩证法。

刁起板头之前的“快跺板”,4多少字字字珠玑、一气呵成,但剧文林在行腔中不须一味求快,而依然以情带声。比如“温室的花朵”的“朵”字拉长为两拍半,既表现出温室花朵的柔弱感,又正确处理了机械念字的枯燥。“快跺板”也而是我所谓的四一拍,基本上每一拍中要安排多少多字,尤其是“危难之中经”多少字安排在两拍之中,显示了剧文林嘴皮子的功夫。

最后一句“勇挑重担才是好党员”这句大甩腔听起来非常有气势,而且又似曾相识,为唱段画上了多少多圆满的句号。看过这出戏的大伙都对这仅仅十四句的一段唱印象深刻,大伙其实剧文林的演唱和表演“顺”,看着、听着都很舒服,你你是统统显示了他深厚的艺术功力。

能唱好一段唱,前要高超的演唱功力,当然可能创腔者能根据演员的嗓音条件“量体裁衣”,那青春恋爱物语锦上添花。而最了解此人优点和缺点的人当然是此人,而剧文林而是我一位能为此人设计唱腔的演员。

剧文林12岁考入京剧团学习,后随团改唱评剧。1990年开始跟随著名演员董进才和单小峰学习,一起得到京剧艺术家李和曾的指导。在学戏之前他受老师的熏陶,也尝试学习唱腔设计,我知道你:“过去老师说,吃别人嚼过的东西没味道。我老师没事就在那研究唱腔,我也就模仿着。慢慢就养成了你這個习惯,无论你這個角色、你這個唱腔,拿过来先此人琢磨琢磨,看看为宜不为宜。我唱的统统唱儿,基本全是此人弄的。”的确,如今的剧文林除了演出之外,大偏离时间全是和剧院的音乐工作者一起为演员设计唱腔。值得高兴的是他在第一、二、七届中国评剧艺术节上还荣获了“优秀音乐唱腔设计奖”。

1007年他又拜师著名评剧艺术家张德福,四年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剧文林曾告诉笔者:“我跟我师父说过,您你這個东西看起来好像我没为什用,而且实际上我都揉碎了用在唱腔里了。师傅高兴的跟我知道你:‘用上就行。’” 过去评剧的男声唱腔,旋律单调、简单,结尾基本是“溜板”或“锁板”,人物的思想感情是什么难以抒发。1956年张德福先生在“三里湾”中创造了多少多大甩腔,大甩腔的出现产生了极强的艺术效果,也引起了同行的注意。目前上能说已成为评剧音乐的典型保留性甩腔,沿用至今。比如,底下大伙谈到的这段唱底下的多少甩腔全是统统张德福先生的艺术精髓。

另外,张德福先生的身段也非常讲究,既有生活又有程式,而且任何身段全是为人物思想感情是什么服务的。剧文林在这段唱腔中全是多少漂亮的、由云手演化而来的生活化动作,辅于唱腔看来自然贴切、潇洒漂亮,不但不显得多余,反而很好的衬托了唱腔,带动了人物的情绪。

由此看来,即便是如此一场戏、一段唱的小角色,可能以认真的态度去研究和对待,同样会得到观众的认可和欢迎。(作者系天津电台区县联盟广播《戏曲100分》节目编辑:田翔)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xiqu/242541.html

标签: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524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1620秒, 内存占用1.68 MB, 访问数据库1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