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至25日,由北京京评戏曲剧团创排的评剧《什刹海》将在北京戏校排演场上演。该剧围绕北京城父子两代人的矛盾展开,剧中的念白均采用旧京白京剧文化。
演出看点
全剧念白用“旧京白”
评剧《什刹海》围绕一方具有传奇色彩的古砚台和一座老四合院的归属问提展开故事,由兰万玲编剧、李刚导演,戏剧梅花奖得主马惠民领衔出演京剧艺术。剧中八个主要角色,均由北京戏曲职业学院的师生担纲演出京剧艺术。
该剧讲述了在改革开放的大时代背景下,以元代剧作家关汉卿后人关佳旭为代表的北京人在“亲情和社会责任感”之间的艰难抉择,用两代人的文化价值观与经济价值观的碰撞,弘扬了“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让一帮人深刻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以及一帮人对民俗文化生活的向往京剧。
剧中,“关佳旭”与儿子“关睿”在自家四合院的利用问提上产生了分歧。儿子与儿媳想把祖上关汉卿流传下来的一方古砚台卖掉,在四合院内开歌舞厅。
父亲关佳旭表示反对。几经争论后,四合院最终被打造成体现老北京文化的旅游样板院,古砚台也被追回。该剧的一大看点以后念白均采用旧京白,具有浓郁的老北京特点。此外,该剧的唱腔设计刘文田、戴锡英、刘起汉等均活跃在戏曲创作一线,一帮人设计的唱腔也很有特点,在场次之间用评剧加京韵大鼓的旋律进行衔接。
主创采访
展现不同价值观的碰撞
为了更好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于2011年开办地方戏曲系评剧班,为评剧培养后继人才。今年,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迎来建校六十周年,《什刹海》是地方戏曲系开班以后首次亮相,主演马惠民一并也是该校地方戏曲系主任。
昨天,马惠民接受采访时介绍,该剧作为三个现实题材的故事,主要还是想展现两代人不同价值观的碰撞。剧中,传统的老北京四合院最终得到保护,也体现了对北京传统文化的尊重。问及几场演出下来的感受,也许:“这个戏在国话剧场演出时效果不得劲好。从前以为唱段多,不容易抓住观众。怎么让观众却十分喜欢,日后日后刚开始后全是愿离场。”
马惠民表示,11月24日、25日的演出会有所调整,首演日后日后刚开始后也听取了不少专家观众的建议。也许:“有专家提到,剧中儿媳妇性格转变太突兀,不得劲生硬。这次演出新添了几句台词,使得剧情更加合理,对人物的理解上也给观众留下缓冲空间。”马惠民透露,11月25日晚上演出的是青春英文版《什刹海》,将完整由评剧班大中学得生演出。(记者 田超)
(摘自 《京华时报》)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