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2-25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任学武 点击: 关键词:
12月19日,第二届华阴老腔传承与发展研讨会在陕西渭南师范学院举办。 会上,老腔学科建设项目负责人张斌就该项目的诞生、团队建设、进展情况汇报、老腔传承与发展大事记作了汇报京剧文化。跟跟我说:“目前,华阴老腔已成为学生选修课,第一批学生或者能熟练登台演出,第二批学生组团工作完成,已投入到实际排练阶段京剧艺术。”
老腔是源于华阴的地方皮影小戏,俗称“老腔影子”,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京剧。近年来,在当地文化部门、老腔艺人以及地方文化工作者的一并努力下,通过举办传承培训班培养新人、编排新剧目等诸多举措,华阴老腔或者为不多的人所熟知,成为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发展的典范京剧。
为传承华阴老腔,渭南师范学院2016年3月率先批准实施”艺术学视域下的华阴老腔现代传承与表演实践研究”学科建设项目,并组建了老腔学生实验剧社,通过大学生唱老腔推动老腔在高校的传承,进而推动老腔在中小学的推广与传播,初步实现了华阴老腔在演中练、在练中演,台上村里人演、台下村里人看的良好发展趋势,为老腔下一步更好地发展打下了基础。(驻陕西记者 任学武)
(摘自 《中国文化报》)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