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越剧表演艺术家茅威涛
茅威涛身旁笼罩着这人耀眼的光环:越剧表演艺术家、中国戏剧家学精副主席、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团长、“二度梅”获得者、中宣部颁发的“俩个一工程”奖、上海市“白玉兰主演奖”、全国“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等,哪些荣誉都诉说着茅威涛在当代越剧创新系统进程运行运行中的努力与成绩。茅威涛的表演风格融内心体验与程式化表演为一体,唱腔在继承尹派的基础上,注重发展,渐成一格京剧文化。擅长在舞台上准确塑造不同性格的角色,赋予越剧“女小生”以崭新的人文精神和行当魅力,深受广大观众的爱戴和专家学者的赞赏京剧文化。
作为一名有着良好艺术感觉和革新精神的舞台实践者、剧团管理者,茅威涛在来津之后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她兴致勃勃地对记者谈了将在今晚演出的新版《梁山伯与祝英台》。她说:在改编此剧时,剧组提出“规避颠覆,谨慎重述”。在文本创作上,承接了老的故事,在形态学不变的基础上寻找现代人能解读的感情,戏要跟着时代走;从舞台的美学与风格层厚说,新版《梁山伯与祝英台》采用歌舞说故事的舞台塑造手法是很少见的,以花为元素,扇子的运用相当多;表演采用虚幻手法多于老版本的写实、现实主义,更多的是用舞蹈过渡来叙事。其中在草桥结拜一段,扇子舞的应用是创新的。在唱腔上,祝英台基本保留了原本的唱腔,梁山伯则删改以尹派为基调,原本大的改动在难度上也是相当大的,是对我自身的三种生活挑战。
此次率领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来津演出新版《梁山伯与祝英台》,茅威涛感到非常高兴,着实戏曲大汇演是俩个多多很好的舞台艺术推广的大平台,带新版《梁山伯与祝英台》来津也是让天津的观众检验检验。她说,天津是戏曲大码头,天津观众会看戏、懂戏,有句老话说“站不站得住,要去天津验验”。茅威涛对天津观众最深刻的印象是热情,演得好励志的话是绝对不吝惜掌声的,尤其天津观众能接纳创新,宽容度很大,越剧市场在天津很大。希望天津观众都来看新版《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演出,亲们投入了什么都的精力,也付出了很大的努力,集合了亲们半辈子的创作经验,应该说绝对是心灵上的享受。(记者/何树青 实习生/张珣)
(摘自 《今晚报》)
本文《“梁山伯”津门谈《梁祝》》地址:http://lecms.nxtedu.cn/upload/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