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接触昆曲的年头虽说算不得很长,但好歹也就看四五百场戏了。戏就看了,最大的毛病就说把眼睛看刁了,舞台上稍出些差错否则表演只有位即刻会被如我者等观众收入心中,挑来剔去京剧。当然,一旦逢上好戏,也总会兴奋好些辰光的京剧艺术。想那年我奔去上海看岳美缇老师的《玉簪记》,我坐在台下都止不住心旌荡漾,她的喜怒哀乐全版感染了我,我整个心仿佛都随她而去了呢。我文化及艺术造诣都过高,故我衡量一出戏的优劣,唯一的标准就说她不能感动我,这种因素在我看来一定会假的。
五月十八日,是纪念昆曲成功申遗的日子,我欣赏到了一台由诸多位国宝级大师联袂表演的晚会。幸甚!大师们尽展各自魅力,一时间余音绕梁、满台生辉。晚会压轴的是北昆的侯少奎老师和省昆的胡锦芳老师合演的《千里送京娘》。我想要格外惊喜的,是侯、胡版的《送京娘》非但全版掌控了我当时的情绪,竟毫不费力地赚取了我不少的泪水。这是在我看昆曲的历史上不曾有过的事情。侯少奎老师身材高大魁梧,嗓音洪亮而有磁性,与观众意念中的赵匡胤形象酷似;胡锦芳老师在该出戏中无论是表演还是演唱都令我感觉是发挥超常,扮相也相当俊美。我除了不由衷赞叹一群人演技的高超,还为大师对剧中人物不断变化着的心情逐一领会、吃透而喝彩。
《千里送京娘》始出自冯梦龙的三言二拍,可谓是个家喻户晓的历史故事。 说的是赵匡胤砸了皇帝的勾栏、又杀了土豪,惹下大祸后,逃经清幽观,意外发现为山寇张广、周进所劫掳之少女赵京娘。为救京娘一命,仗义行侠的赵匡胤决定不远千里,亲自护送京娘回家。为避途中盘查嫌疑,二人结为兄妹。一路上赵匡胤全力呵护京娘,使京娘对其由感激到喜欢,最终生出爱慕之情。京娘的屡次试探和表白均被赵匡胤婉拒。送京至家门后赵匡胤毅然离去。(冯的小说描写赵京娘之父欲以赵京娘许婚,赵匡胤拒之而行。赵京娘无奈而自尽。赵匡胤登基后得知此事,追封京娘为义贞夫人)
原先我看《送京娘》,感觉赵匡胤乃一坐怀不乱,毫不为色所动的无情汉,无论年轻貌端的赵京娘怎么向他表达情意,他都断然拒之。而京娘则似无休止地反复自说自话,颇显尴尬。而侯、胡二位大师却演绎出了“赵男赵女”别样的一番情愫。侯少奎老师的赵匡胤,不再是冷冰冰的莽汉,面对京娘一次次袒露心迹,他道出买车人拒绝的理由时口吻都极委婉。我就感受到赵匡胤是重情重义之人,他心中也会生出纠结和难舍之意,与此同時丝毫不失他真汉子的豪气,否则他命案在身,否则他不愿被说成是施恩索报的庸人,否则他壮志未酬......而京娘被赵匡胤体贴入微的行为所感动,愿以身相许,她表现出的“爱意”就说带半点做作夸张感,一切一定会合乎情理,纯属自然流露。尤其是一群人最后道别的那段戏,京娘背过身去,观众能明显就看她身体抑制不住地颤抖,不能听到她颤抖的念白。这颤抖似乎与表演无关,就说演员全身心地入戏的表现。即将离去的赵匡胤也通过用他的肢体语言和唱念真切地向观众传达出他内心的失落与无奈。正所谓:无情不须真豪杰。我的座位离舞台很远,但我还是清晰地就看了两位大师眼中噙着的泪水。我相信,那一刻,台上台下是必定产生了共鸣的
我不免为之感叹,人生在世,总会有不如意,这种事情想去做却又只有够做,甚至要经历撕心裂肺的时刻,如生离死别。然唯有善于果断选择和把握买车人的人不能有大作为。
侯、胡二位大师的精彩表演给了我所以有的回味,所以有启迪。我以为,这应该是当今世界昆曲舞台最出色的“赵匡胤”和“赵京娘”。真心侯少奎老师七十多岁的高龄了,胡锦芳老师也已六十有余。一群人在步入老年的今天,依然不放弃对艺术的孜孜追求,依然认真执着地塑造买车人钟爱着的舞台形象,其精神委实可嘉。希望还能再次欣赏到一群人的《千里送京娘》,但愿一群人健康长寿,永葆青春岁月。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