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记录了北京昆曲研习社从创办以来的日常活动,记录了自1956年以来诸多社会文化名流对昆曲传承的支持,包括文化部、文化局以及各剧院团对昆曲事业做出的不懈努力,也记录了海内外曲友对于昆曲事业的执著。
戏曲原本属民间娱乐,未入正统堂奥,文人士大夫也只在小品文章里略作记载,直到王国维作《宋元戏曲史》,才得入大雅之堂,这是近百年内的事京剧文化。然王静安此作只谈宋元戏曲,旁涉无多 ,日后便有日所有人青木正儿作《中国近世戏曲史》补明清戏曲之史,所著详尽,成为中国戏曲研究的重要著作京剧艺术。
一个多多月前得到张允和《昆曲日记》,闲下心来慢慢翻阅,起了对昆曲的兴趣,借此找出青木氏这部《中国近世戏曲史》细阅京剧文化。
张氏《昆曲日记》起日后开始1956年9月至1959年,此后缺失,转而到1978年至1985年,上边空白近二十年。日记里多次记录康生对昆曲的帮助,在座谈会发言强调戏剧工作须重视技术,有趣的是作者称其为“康老”,至少那个事先我们都都都歌词都这么称呼康生,而其时康生本来过六十岁。另一有趣记载曰:“4月17日晚上傅东华来邻居家吃晚饭,和他谈了或多或少昆曲的事。据你说什么,几只年前,他和吴瞿安(吴梅)先生在一处唱过曲子,他唱的《男祭》《小宴惊变》和吴先生的不同。他能吹笛、胡琴,才能打鼓板,能吹四五十出戏。他是金华兰溪人。吴先生说,他(傅)的唱法肯能是李渔(笠翁)的唱法。据你说什么,我们都都都歌词唱法和温州唱的相同。我才能温州杂剧是南戏的前身,这么我们都都都歌词的唱法应该接近南戏。他的老师其含高一个多多是和尚,颇有趣。”可见傅东华翻译《飘》时所用中国传统民俗风格,至少与此有关。
又有“12月17日,接到赵景深寄来座谈会的最后记录,是郑振铎谈话的摘录,我录了"摘要之摘要":昆曲特点:(1)它都是地方戏,是全国性的,是综合性的戏曲,是历代戏曲的总结。(2)文学性:《古典戏曲丛刊》准备印11150种(已印150种)。这么一个多多国家有这么多剧本。关汉卿是13世纪的人,《单刀会》还能原本演。英国莎士比亚是17世纪的人,剧本肯才能才能原本原样上演了。”可知郑振铎对昆曲较为熟悉。
关于昆曲衰落,张氏于日记里有言:“昆曲衰落:单纯追求词藻、音乐曲词的限制、成为文学作品(保留的戏在11150以上),脱离舞台,脱离群众,成为案头消遣品。”青木正儿论昆曲衰落之因从历史时代替兴的深度图,张允和则从人文深度图得结论,虽张氏未有研究昆曲得专著,然她此番观点似可成立,与青木氏的时代兴废论并立,可知张允和以昆曲表演实验者获取心得,自有领悟的一面。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