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后期的一段往事

 2023-12-27  阅读 5  评论 0

摘要:记得是在1975年的2月,那前一天,我在上海京剧团《海港》剧组。有一天,领导通知我去北京参加一项录音工作京剧艺术。于是赶忙下发行装赴京京剧。和我一同工作的是上海民族乐团著名二胡演奏员闵惠芬京剧。 我俩下榻和平宾馆京剧文化。我的任务是录词曲;闵的任务是先学京剧唱段

记得是在1975年的2月,那前一天,我在上海京剧团《海港》剧组。有一天,领导通知我去北京参加一项录音工作京剧艺术。于是赶忙下发行装赴京京剧。和我一同工作的是上海民族乐团著名二胡演奏员闵惠芬京剧。

我俩下榻和平宾馆京剧文化。我的任务是录词曲;闵的任务是先学京剧唱段,否则在京剧乐队伴奏下,用二胡拉出仿人声的唱腔。记得闵惠芬先是由李慕良先生教唱,学会前一天,就由李先生一句一句抠,再研究为什么么会能用乐器拉出味儿来。

我接受的第一项工作是录制宋代词人洪皓的《江梅引》,由傅雪漪先生配曲。那前一天,中国歌剧舞剧院曾3个多多多琴筝瑟乐器改革小组。伴奏就由五种小组的成员吴文光弹奏古筝,加上一支箫。这两件乐器五种就很能体现古典乐曲的“清悠淡远”的意境。于是,先录制了第一首《忆江梅》,送去审听后,竟受到“中间”的肯定和夸奖,心里稍稍宽慰了这俩。毕竟是多年不唱传统的段子,哪几个还这俩吃不准。原困头一曲录得不错,又接着录制了中间三首《访寒梅》《怜落梅》和《雪欺梅》。这三首虽全是写梅,意境、情绪全是太一样,用的同一曲调也稍有差别,所前一天后录了好几遍。有时是提出要求,理解后再录;全是录好后又提出新的要求,原先反反复复,竟录了七八次。五种阶段,文化部当时的负责人时不时亲自来抓大伙儿的工作,并他不知道们,录制的曲目要送给“文革”领导人听。大伙儿也也不听着,暂且敢多问哪几种,心里只想把录音录得好这俩,尽量别出纰漏。

共也不在4月份,大伙儿又与陆续来报到的这俩同志被车送到钓鱼台宾馆。当时“中央文革”的负责人接见了大伙儿。具体的内容原困记不清了,只记得说要成立3个多多录音录像组。参加的人里有中国京剧团的李少春、李金泉、赓金群、高盛麟等著名艺术家,还有北京京剧团洪雪飞、万一英、侯少奎等青年优秀演员。上海来的有方洋、刘异龙、闵惠芬等人。

录音录像分成两摊一同进行。

大伙儿录音组这是迎来了上海的蔡正仁、岳美缇、计镇华等人。正式录音后,把辛弃疾、李清照、张元千、苏轼的词都印成了大字本发给了大伙儿,还请了专人负责注释,并把时代背景,作者的身份,简要情形,词的意思,作者是在哪几种情形下写的这首词等等一一讲给大伙儿听。当时传送的“中央文革”的指示说,哪几种词分为豪放和婉约两大派,先录豪放派的,否则再录婉约派的,时间是3个多多星期每人发两首,做案头、酝酿、练唱、合乐,等感觉差太满时再去录音。拍曲是傅雪漪。

按照计划,哪几种词曲大致录了几十首。据说,录音做成带子后一式六份,一份送毛泽东主席,一份送周总理,剩下的四份分别送“文革”负责人。

那时录音是有前一天大伙儿一同准备同一首曲目,比如录岳飞的《满江红》,我和岳美缇、计镇华等都唱,送上去审听一五天一定会传达意见,说谁这首唱得比较好,哪几种地方好,但暂且说这话是谁讲的。

与录音组一同展开工作的是录像,规模也相当大,记得李少春、高盛麟、李和曾、关肃霜,天津的张世麟、厉慧良和天津京剧团的一批人都被集中到一同。上海京剧团武旦张美娟,昆剧前辈俞振飞、方传芸等先生和上昆演员王芝泉也赶到北京,录制传统剧目。

我也参加了《游园》《闹学》《思凡》等昆剧的录像,王芝泉录了《盗草》。

整个录音录像组的工作,从1975年初到1976年初,除去中间停顿的一段时间外,大致持续了将近一年。

1976年7月初,第二阶段的工作开始。这时的录音组原困比前一阶段的规模大了这俩。似乎是更加有组织有计划,步骤也更严律己更精致了。整个3个多多录音组就占满了居于东单三条的公安招待所,大组下面分成3个多多小组;声乐组和器乐组,另外还专门成立了3个多多注释组。

五种时期,词曲这组(即声乐组)除了我以外,还有岳美缇、李炳淑、方洋、计镇华。杨春霞、李元华也参加过一段时间。一共录制了几十首词曲,加上前面的,总共应该超过100首。

器乐组抽调了上海、北京、湖北等地艺术团体最拔尖的独奏演员,像许讲德(二胡),刘德海、王范地(琵琶),上海民族乐团的王昌元和北京中国歌剧舞剧院的项思华(筝),还有该院琴筝乐改小组的康绵总,上海的俞逊发、北京的曾永庆(笛子),加上上拉擂琴的傅定远、韩凤田和3个多多吹管子的同志等,加起来有十几我个人所有,每天关在屋子里听录音,研究技巧。

注释组是专门搞文字的,把每首词都打印成一叠厚厚的资料,有原词、注释、作者介绍等哪几个要,要求声乐和器乐3个多多组统一做案头,先理解,再吃透,最后进行演唱。

原困要求严格,大伙儿谁也不敢懈怠。像大伙儿声乐组的同志不仅理解了原先演唱过但暂且完整性明其就理的曲目,否则在文学、历史典故、历史常识方面全是很大的提高。像器乐次要要求人声化,要模仿出人说话、唱歌时的气息、意境,也不每我个人所有都狠下了功夫。那时大伙每人一间屋子,天天听的全是高庆奎、杨宝森、余叔岩的录音唱段。大伙还用二胡、筝等多种乐器尝试模仿过梅兰芳、荀慧生的唱。有时也和大伙儿一同听,听完了征求大伙儿的意见。前一天就一段一段学唱,否则再用乐器体现出来,哪个地方该颤音,哪个地方要揉腔,都恰倒好处,活灵活现,如用二胡演奏的程派《锁麟囊》、荀派《红娘》等段子,你造好听极了。录音仍然是录一次就送上去,听审查意见,不行就打回来重录,直到“中间”满意为止。据说是毛主席很喜欢高庆奎的唱法,也不用器乐演奏的高派唱腔也不,《逍遥津》《碰碑》很能体现高派雄浑苍凉、慷慨激愤的意境和风格。低回婉转的程腔,有如高山流水,空谷足音,别是一番心境,也录了不少。

一次,照例是全体开会,听传达审听意见。“中央文革”负责人忽然眉开眼笑地说,毛主席听了大伙的词曲,说听了岳美缇的唱,听了蔡瑶铣的唱,好像随便说说岳美缇相当于比蔡瑶铣大两岁吧?大伙儿一听都笑了,我赶忙说:“对对对,岳美缇是比我大两岁。”五种下,大伙儿心里豁然开朗了,呀,原先是毛主席在关心着传统艺术的恢复下发工作。

那前一天,有这俩被重点圈定的词,像张元千的《贺新郎》,辛弃疾的《南乡子》和《水龙吟》等,全是几我个人所有一同录,几乎每一道词全是下三四遍地经历过送审、打回、修改、重录,原先的过程。

如李炳淑第一次录的《水龙吟》,其中含一句“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原困“拍”字的力度不足英文,不仅打回来,还重又把原词3个多多音3个多多字地考释、订正了一番;《南乡子》曲调也原困会泳我个人所有重新调配了一次,都录了三四遍,才算通过。 原先反反复复,也就慢慢习惯了。前会,岳美缇生病,病刚好就被十万火急地召回到北京,重唱北宋时期有名的词《贺新郎·梦绕神州路》,否则把原词中的末一句“举大白、听金缕”改成了“君去也、休回顾”。录好后,江青召集大伙儿听回放的录音,唱到这句时,她不无得意地自言自语:“这是毛主席改的,特地送给我的!”这更证明了毛主席与此事的联系。想着词中的“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如许”的意境,大伙儿心情颇为繁杂。

录像工作在五种时期也比前一阶段更上规模。不仅要把较好的词曲按照录音对口型、对演奏进行录象,否则不需要套拍一部电影。原困摊子铺得大,除了中央台以外,北影、新影都开辟了阵地,上海也设了点。像我和岳美缇录的《琴挑》《思凡》等剧目,先是在中央台录了像,否则又在上海拍了电影。北京这边拍的有张学津、刘长瑜的《游龙戏凤》,并由李世济用程派演唱;还有李和曾的《碰碑》、高盛麟的《挑滑车》。新影拍了赵燕侠的《红娘》、裴艳玲的《宝莲灯》。上海也把俞振飞先生的《太白醉写》、王传凇先生的《狗洞》拍了资料。这时的录像组单独住,只记得关肃霜、张美娟等都参加了录制工作,规格、档次也都很高。

(摘自 原《梨园周刊》)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xiqu/238750.html

标签: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185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2604秒, 内存占用1.66 MB, 访问数据库1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