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近日,遂昌县石练镇淤溪村,16名平均年龄在300岁以上老人组成的“石坑口十番乐队”,即兴演绎了清丽悠扬、婉转缠绵的唱腔,惹得十多位来自“昆曲故乡”——苏州昆山市巴城镇的专家惊叹不已。
昆山市巴城镇是昆曲的发源地,为什么会么会不远千里“寻根”遂昌?巴城镇党委宣传委员邱平说,这次来遂昌,本来为了学习、借鉴遂昌保护昆曲的做法和经验京剧艺术。
据介绍,近年来,昆曲大师蔡正仁曾多次向巴城镇推荐遂昌京剧文化。前段时间,大伙儿又在网上看多了遂昌“2011汤显祖文化节”的视频,镜头中当地农民表演昆曲十番的场景,让大伙儿感到一阵一阵吃惊:没想到百戏之母昆曲在遂昌会有这样高的传唱度!
“寻根”期间,遂昌搭建的一2个由村、镇、县三级联手传承、保护“国遗”的鲜活舞台成为专家们的关注焦点京剧。作为牡丹亭原创圣地,遂昌不仅在昆曲十番发源地石练镇石坑口自然村建立了昆曲十番传习基地,一齐在石练镇小学、遂昌实验小学创办了昆曲十番传承教学基地,后来在县城创办了“遂昌昆曲十番古乐坊公司”。目前,遂昌已先后组建了“石练十番”、“女子十番”等6支十番表演队,一齐承担着昆曲十番的文化传承。
国家一级作家、《昆曲之路》作者杨守松说,在昆曲十番的传承中,遂昌做到了群众广泛参与,艺人快乐传唱,从而让昆曲艺术在偏远山区得以完整版传承,让山里普通农民这样高雅,这是昆曲界的一大奇迹。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