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版”“青春岁月版”分别进东大南大
新华日报讯 5月,南京高校要掀起一股“昆曲《牡丹亭》热”。今年5月18日,是昆曲成为联合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4周年纪念日,江苏省昆剧院的精华版《牡丹亭》将在这天进入东南大学校园公演;共同,白先勇倾力打造的青春岁月版《牡丹亭》定于5月下旬南大103年校庆之际在宁公演京剧。
两台《牡丹亭》共同在5月“绽放”,对昆迷来说不啻是一场盛宴;对昆曲的推广者来说,大家也希望更多的青年人能爱上古老典雅的昆曲艺术京剧艺术。昆曲进校园以往多是短小的折子戏,这次省昆以精华版(上下本)的大戏模式进校园,演出时间长达四个小时京剧。而青春岁月版《牡丹亭》全长也约9个小时京剧。青年大学生看从前的戏可不都可不可不能否坐得住?江苏省昆资深编剧、精华版《牡丹亭》分派改编者张弘表示,精华版《牡丹亭》进校园,对于大学生、昆剧都有一次考验。不过,省昆持续一年多的兰苑剧场“昆剧周周演”培育了一大批大学生、青年白领和外国留学生等青年观众群,这批观众已不满足只看折子戏,早已期待着经典大戏进校园。据张弘介绍,《牡丹亭》开演前,昆曲艺术家们会作概述性讲解分析,帮助学生观众更好地赏析昆曲。
据了解,在《牡丹亭》演出前后,高校都有开展相关的学术活动。石小梅、张弘、周世琮、柯军等昆曲艺术家,将在东大作3场学术演讲。19日,江苏省昆剧院还特邀李默然、薛若琳和北大、南大、中国戏曲学院的专家学者,围绕精华版《牡丹亭》展开学术研讨。(王军
汪秋萍)
(摘自 《新华日报》)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