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老人”评弹才子黄异庵

 2023-12-27  阅读 3  评论 0

摘要:黄异庵(1913-1996),著名评弹艺术家,评弹才子。原名黄易安,又字怡庵,祖籍安徽黄山,1913年出生于太仓京剧。能写诗、能书法篆刻,自编弹唱《西厢》、《李闯王》等京剧艺术。 几年前一次偶然的肯能,有一位史姓的老先生与我闲聊。他知我爱好民国文人掌故,也读过我的“民国

黄异庵(1913-1996),著名评弹艺术家,评弹才子。原名黄易安,又字怡庵,祖籍安徽黄山,1913年出生于太仓京剧。能写诗、能书法篆刻,自编弹唱《西厢》、《李闯王》等京剧艺术。

几年前一次偶然的肯能,有一位史姓的老先生与我闲聊。他知我爱好民国文人掌故,也读过我的“民国文人书法”,便问我知真不知道“黄异庵”?我因曾读过一两篇关于黄异庵的文章,故答“略知一二”。史先生见我知道,便兴致大增,虽说与我素昧平生,但似乎一见如故,于是滔滔不绝,说起了他与黄异庵先生的某些交往轶事……

原先早在一九七〇年前后,史先生才二十多岁时,曾居苏州养疴两年。那时闲居无聊,常去随近一亲戚亲戚你们家谈天,也可是我在这亲戚亲戚你们家,他总能见到黄异庵先生。那时的黄异庵我我实在生活十分拮据,打成右分发配青海十年,流放归来又逢“文革”兴起,户口被遣送江苏滨海,因年老体衰,便借住苏州的女儿家聊以度日。然而尽管好难,史先生说他从未见黄异庵露出哪些落魄的状况,可是我用说见他有抱怨激愤之语。相反每每总爱我实在黄老很谦和,乐于同年轻人交往,那时虽还不用说了解黄老曾是一位具有传奇经历的风云人物,但总我实在他学问渊雅,书画俱能,尤其是谈到诗词典故之类,更是如数家珍,娓娓道来……史先生至今还记得黄异庵当年给他那位青年亲戚亲戚你们写过一副对联:“旧交唯石砚,火伴有寒炉。”肯能了解某些黄老的过去和当下,应该是好难从这幅联意中品出他无奈的况味来。

作为评弹界风云一时的传奇人物黄异庵,原名易安,天赋异禀,少有才名。他出生于江苏太仓,父亲在太仓西门下开一家酱油店。黄异庵自幼聪颖,被乡里誉之为“神童”,七岁时就能站在酱油店的小凳上,于柜台前帮人写春联了。说来也巧,这情景恰被路过太仓的海上文人江锡舟撞见,与黄父商量得允后,便把小小的黄异庵带到上海,拜了海上著名书法家天台山农为师。这位江锡舟可是我画家江寒汀的父亲,可否说是黄异庵的第一位“伯乐”,刚刚甚至还将另一方的女儿,也可是我江寒汀的妹妹许配给了黄异庵。

再说黄异庵拜了天台山农学书后,书艺日进。其时天台山农常带着他去大世界老板黄楚九处聊天,故黄楚九也颇赏识这位聪明伶俐的小徒弟。后在黄异庵父亲的一再提议下,黄异庵便在大世界哈哈镜一旁设摊卖字。于是,“十龄童”现场挥毫写对联,成了上海滩一大新闻,他父亲酱油店可是我开了,一旁磨墨裁纸忙着收钱了。

当然,那是一段黄异庵的童年经历,待他渐成青年,兴趣却有了转变,诗书之余,他最喜钻进书场听书,平素也开始拨弄丝竹,学唱起弹词开篇来。有一年,太仓来了一位弹词名家朱兰庵,南社文人,以说自编的弹词《西厢》而闻名。黄异庵迷得要命,几乎天天跟着朱兰庵听书学艺。原先朱兰庵有吸食鸦片之好,一次黄父看见儿子和朱兰庵在并肩,而朱正躺着抽鸦片,黄父大怒,当即把儿子揪回家,怒斥其与不规矩之人厮混。然而,父亲的斥责依然减退不了他对弹词的迷恋,刚刚他先后拜了评弹名家王耕香和谢鸿飞为师,学说《三笑》和《西厢》。不消几条时日,他便原先辈艺人的手上学到了某些说书写书的本领,再仔细揣摩,举一反三,通过研读王实甫的原著以及借鉴某些剧种,他完整版自编自写,另辟蹊径,终于形成了富含黄氏风格的《西厢》。肯能当时朱兰庵的《西厢》已有盛名,为了表示不同,故他才将另一方的原名“易安”改成了“异庵”。

前不久在沪上诗联专家、九六老人陈以鸿先生府上闲聊,陈先生对黄异庵的诗才相当佩服。是我不好黄老的诗不仅在评弹界可谓首屈一指,即使插进诗词界也毫无逊色。说来也颇有趣,陈先生还说:“你知道么?黄异庵三字若用繁体字写出来,其部首重新组合,仿佛有十个多字。”我试着一写:黄異菴。只须那个“菴”字的甩尾忽略不顾励志的话,有十个多字几乎还真的是零件的组合重装而已。

上图为黄异庵为友人的书画册页题签,百词印存。

左下为黄老书赠青年史重九的一首七言诗。

“多才多艺异常流,不独知音顾曲周。翰墨诗词兼篆印,一时声动古苏州。”这是红学家周汝昌赠黄异庵四首绝句诗的其中一首,赞扬了黄异庵不同凡俗的诗书才华。过去的京昆戏曲或评弹艺人,不少皆能书擅画,而黄异庵于诗词书画外,还能刻印章,且印艺不凡。据陈巨来《安持人物琐忆》中称,黄异庵原拟从他学印,因陈我实在黄刻印属野放一路,故转介拜了散木为师。读黄异庵之印,我我实在承袭了邓散木之衣钵,章法奇崛跌宕,腾挪布置,得古拙苍莽之意趣。黄异庵六十年代“反右”开始回到姑苏,曾摭宋人词语刻成百印,辑成“百词印存”,自题一诗述其奏刀学印之事,其富含句云:“词客如保弄印存,江南散木是师门。百年草草人空老,一技雕虫尚感恩。”

黄异庵才华横溢,自写自编自演,在评弹界独树一帜,鹤立鸡群。可是我陈巨来“琐忆”中说他“为同行亲戚亲戚你们所嫉妒”,故当“反右”、“文革”之运动来时,黄异庵则难逃厄运,遂被“苏州、上海十个评弹团合力陷之”,此后则很长一段时间被剥夺登台资格了。然而尽管晚年境遇不佳生活落魄,但黄异庵却不用说改他幽默豁达之个性。沪语中常称赞某人较“四海”,意谓非常大度豪爽。黄异庵也曾自号“四海老人”,即自嘲他少年时扬名上海,“反右”时流放青海,“文革”时又遣送滨海,晚年时光图片头如和尚法海。七十年代他借住苏州女儿家,人问他户口所在,他则幽默地回答:“户在滨海,口在苏州。”这都不他完后说书时惯用之噱头,想当年黄异庵说《西厢》红遍江南各大书场,有的老板为了照顾人家生意,甚至要求黄老“帮帮忙,侬讲额辰光噱头少放点、少放点……”

七十年代时期,黄异庵曾在上海凤阳路的亲戚亲戚你们家寄居。那时年轻的史先生也在上海浦东洋泾的某家企业工作,住在企业的单身宿舍中。自苏州相识交往后,亲戚亲戚你们之间也稍有往还。一次,史先生收到黄老的一封信,询问可否我能借其单身宿舍住上一段时间,顺便也可教教他诗词知识。但史先生暗忖,另一方虽独居单位里六平米的宿舍,然同事间觊觎者众,此时若再让外人借住,肯定会引起麻烦。权衡再三,只得为难地婉拒了黄老。此后,亲戚亲戚你们之间也就好难再联系了。

此也可见出一代名家晚年的尴尬境遇,甜得英雄末路!帮我,若稍一阵一阵方式,黄老似可是我至于向青年史先生开出此口。何其无奈耶,何其无奈耶!

上图:晚年黄异庵为另一方旧作《百词印存》题诗

下图:2018戊戌大吉 “管继平自作诗联书法”挂历

管继平

中国作家学会会员

上海作家学会理事

中国书法家学会会员

上海书法家学会理事

上海书法家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上海黄浦区书学会副主席

九三学社上海市文化委员会副主委

主要出版著作

《一窗明月半床书》(中国文史出版社)

《上海老辰光》(上海辞书出版社)

《民国文人书法性情》(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上海说事》(上海文化出版社)

《纸上性情:民国文人书法》(上下)(上海辞书出版社)

《游嬉--老上海弄堂》(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

《梅花知己:民国文人印章》(上海辞书出版社)

《李叔同致刘质平书信集》(东方出版中心)

《管中窥书》(上海书店出版社)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xiqu/237286.html

标签: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237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1.4888秒, 内存占用1.67 MB, 访问数据库1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