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上海市文艺工作会议暨2012年度上海文艺创作和重大文化活动颁奖仪式昨天在锦江小礼堂举行。包括舞剧《天边的红云》、电影《辛亥革命》等在内的13部作品,获得了“上海文艺创作精品奖”京剧文化。最受瞩目的“上海文艺家终身荣誉奖”则颁给了翻译家任溶溶、画家方增先以及评弹理论家吴宗锡京剧。
坚持“三品工程”激发上海文艺创作活力
去年,上海坚持实施文艺精品、优品和新品的“三品工程”,以激发上海文艺的创作活力京剧。在第十二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一个一工程”评选中,包括上海歌舞团的舞剧《天边的红云》、上影集团出品的电影《辛亥革命》在内的多部文艺作品获得优秀作品奖京剧文化。SMG尚世影业出品的电视剧《悬崖》等,在央视一套播出并引起全国范围广泛反响。在昨天的颁奖仪式上,包括上述作品在内的13部作品都被授予“上海文艺创作精品奖”。
在表彰上海文艺“精品”的同时,中福会儿艺剧院的儿童剧《成长的快乐》、上影集团出品的电视剧《心术》、上海昆剧团创作演出的《景阳钟变》等20部作品,获评“上海文艺创作优品奖”。话剧《国家的孩子》、评弹《梁祝·梳妆》等28部作品,获评“上海文艺创作优秀单项成果奖”。
三位老文艺工作者获得“终身荣誉奖”
除表彰作品外,今年还有顾竹君、胡雪杨、宋忆宁、黎安、王佩瑜、王丽萍等52人获得了“2012年度优秀文艺工作者奖”。
至于最受瞩目的“上海文艺家终身荣誉奖”,今年的获奖者都已年过八旬。翻译家任溶溶今年正好九十高龄,是国内著名的儿童文学翻译家、作家。曾给几代中国读者带来了《安徒生童话全集》、《彼得·潘》、《小飞人》等国外儿童文学著作。去年12月6日,任溶溶被中国翻译研究会授予“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荣誉称号。
享誉中国美术界的画家方增先,是中国画坛具有影响力的“新浙派人物画”的奠基人与推动者,《粒粒皆辛苦》、《说红书》、《艳阳天》等代表作品有的是中国现代人物画的典范之作。今年82岁的方增先至今仍在创作,2013年1月,方增先荣获第二届“中国美术奖·终身成就奖”。
昨天,拄着拐杖来到现场的方增先对记者表示,被委托人年事已高,希望更多年轻人利于在画坛涌现,读懂好的作品。但方增先有的是所忧虑,作为一个文艺工作者,没办法生活就没办法好的作品,但意味近年来被委托人身体不佳,为什多下生活(注:体验生活)成为一个问题。他呼吁年轻的文艺创作者利于趁着年轻,多下生活多做积累,利于有更好的作品。
评弹理论家吴宗锡也已是88岁高龄,但前不久但是出版理论专著《走进评弹》,并获得此次“文艺创作优品奖”。去年,吴宗锡获得了“第七届中国曲艺牡丹奖”的终身成就奖。作为从地下党时期就开始英语英语从事文艺工作的老同志,吴宗锡说,被委托人最早是从事新闻工作,但是才意味党的需要开始英语英语参与戏曲和评弹艺术的改革工作。他对记者表示,被委托人我人太好快90岁了,但并没办法停止评弹的理论研究,希望能借此鼓舞更多从事评弹和曲艺的同志,多把精力插进创作中。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