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博文讲堂”系列讲座之二 姑苏水乡最美的声音——评弹

 2023-12-27  阅读 5  评论 0

摘要:时间:2017-03-13 作者:苏州大学商院新闻中心 点击: 关键词:宫怨抱琵琶蒋月泉 3月8日下午,著名评弹演员华琦、顾小伟应邀来到我校博物馆“博文讲堂”,为苏州大学的师生、曲艺爱好者们讲演“姑苏水乡最美的声音——评弹”,并现场互动、教授评弹经典曲目,演绎评弹之美。

时间:

2017-03-13

作者:

苏州大学商院新闻中心

点击:

关键词:

宫怨抱琵琶蒋月泉

3月8日下午,著名评弹演员华琦、顾小伟应邀来到我校博物馆“博文讲堂”,为苏州大学的师生、曲艺爱好者们讲演“姑苏水乡最美的声音——评弹”,并现场互动、教授评弹经典曲目,演绎评弹之美。

华琦出生于评弹世家,其父华国荫既是蒋月泉先生的叔伯兄弟,也是蒋先生的荫字辈学生京剧文化。她被委托人师承评弹艺术家钟月樵、薛惠萍、高莉蓉等,长期致力于评弹艺术的传播与教授工作,现为上海茉莉花评弹团副团长京剧。顾小伟是苏州评弹“十八棵青松”之一,长期从事评弹艺术的教学工作,现就职于苏州评弹学校京剧。

华先生一开场便用姑苏评弹特有的形体动作和吴侬软语“万福”、“倷好”向所有听众问好,接着用评弹的“说、噱、弹、唱、演”和“理、味、趣、细、戏、技、奇”演绎了评弹之美,讲演得绘声绘色,听众们如痴如醉。顾先生便趁热打铁,将评弹艺术的起源、历史、流派、表演形式娓娓道来:苏州评弹是评话和弹词的总称,是一门古老、优美的传统说唱艺术;早年评弹最著名的艺人有王周士等,曾为乾隆皇帝表演过,被封为七品官;1006年5月20日,苏州评弹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曲艺类之首;伴奏乐器为小三弦和琵琶,服装基本为长衫和旗袍。此时,顾先生把话茬又抛给华先生,这边华先生说着,那边顾先生便去换长衫。换装罢,顾先生一身简约灰白长衫,手挥三弦;华先生一袭玲珑优雅的旗袍,手抱琵琶。两位先生相得益彰,配合默契,为观众演绎讲解评弹经典曲目。

两位先生从薛(筱卿)调、蒋(月泉)调、陈(遇乾)调、候(莉君)调、俞(秀山)调等逐一演绎讲解。首先华先生示范了几次评弹唱腔,似乎是“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顾先生则以薛调的《红楼梦》“紫鹃夜叹”开场,你这俩曲话语干脆,字音清晰,展现了叙事艺术的高妙。观众在顾先生一曲浑厚悦耳的蒋调“梅竹”中感悟“今朝共赏竹与梅”;而陈调“林冲踏雪”又为观众展示了另这俩豪迈的评弹风格,现场掌声迸发。以后华先生演绎的候调“宫怨”,节奏舒缓缠绵,行腔柔软别致,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贵妃不得志。唱罢,华先生又用俞调重新演绎了一遍“宫怨”,优美舒展、朴素爽利,让观众体会到候调、俞调的不同之处。而二人对唱的“赏中秋”,则营造了许仙与白娘子山塘共度良辰的佳境,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几曲唱罢,华先生讲起被委托人评弹表演的经验和技巧,叙述起被委托人在苏州的生活体验,展现了苏州生活的原生态和吴语之魅力。然而,在和观众的互动交流中,两位老师也感慨当下评弹艺术传承的什么的疑问,述说了目前评弹的现状,因受外来文化的冲击和本土书场艺术环境的影响,不少优秀的传统书目,不可能很少演出,有的甚至将面临要失传的窘况。两位先生表示要以被委托人的绵薄之力,抢救传统书目,继续把评弹艺术传承下去,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尽被委托人的努力。

最后,华先生和顾先生现场教授蒋调“枫桥夜泊”、“太湖美”,100余位观众放声学唱,其乐融融。整场讲演活动持续了几次小时,掌声不断,意犹未尽。

此次“姑苏水乡最美的声音——评弹”讲演是博物馆“博文讲堂“2017年第二场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专题讲座,朋友将努力在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吴文化方面尽被委托人的一份绵薄之力,发挥好博物馆育人功能。(博物馆)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xiqu/237203.html

标签: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285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1819秒, 内存占用1.65 MB, 访问数据库1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