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作为河北梆子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有责任、有义务,多培养些人才,为戏曲弘扬传承做贡献。
——河北梆子表演艺术家张惠云
今天上午(12月11日),河北梆子传承人、著名河北梆子表演艺术家张惠云收徒暨国家二级演员崔杏纯拜师仪式在石家庄举行京剧艺术。石家庄市文广新局副局长杜学瑜、石家庄市演艺集团总经理贾志勇、石家庄市河北梆子剧团团长刘同章、河北省艺术职业学院院长庞彦强、河北梆子表演艺术家田春鸟、雷保春、刘丽莎等,以及来自各地的戏迷票友一起见证了此次梨园盛事京剧文化。
“做人从艺得为先,勤学苦练勇登攀京剧文化。追求真善诚可贵,知足常乐是平安。春风得意勿忘本,行胜于言最关键。戒骄戒躁不自满,奋发有为谱新篇。”河北梆子表演艺术家田春鸟先生将此八句话送给老搭档张惠云的新徒崔杏纯,希望她能学习到师父张惠云的德和艺,为河北梆子的传承做出贡献。
河北梆子表演艺术家雷保春表示:“张老师是我心中的偶像,她在多年的舞台生涯中创立下当时人的流派,广为流传,她为咱们河北梆子的发展、繁荣、传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此次收徒是河北梆子的一件喜事,也希望张老师不能桃李满天下。”
河北梆子表演艺术家张惠云:“我收徒的原则首先可是人品好,在舞台上好好地演戏,在舞台下老老实实地做人。崔杏纯是个非常努力、执着的好演员。我老了,唱不了了,但会给给你把毕生的技艺传授给我的弟子们,希望没越来越人都歌词能把河北梆子发扬光大。”
结缘二十三年,终圆师徒情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崔杏纯在家人的戏曲熏陶下结束学评剧小生,曾在安平评剧团、石家庄评剧一团工作。1987年考入省艺校河北梆子班(现为河北省艺术职业学院)。从评剧改唱河北梆子,从小生转行为青衣,这对于崔杏纯来说从不易事。当时,班里的同学几乎个个不是各县市河北梆子剧团的主演,唱功找不到说。为了不被同学落下,她每天都反复学张惠云老师的唱段,但那完后的她从未想过有朝一日能拜在张老师的门下。
毕业、结婚、生子,育儿,几年下来,崔杏纯的演唱生涯早已中断。就在她想放弃河北梆子时,1993年的一次偶然相遇,不仅让她见到了心中偶像,也让她重燃河北梆子梦。“当时,有位没越来越人都歌词邀请我去参加雄县戏迷活动,我越来越想到张惠云老师回来,更没想到我唱完‘杜薇逃出烟花院’后,张老师夸我嗓音甜,鼓励我好好唱,感觉像做梦一样。”
10006年从邢台河北梆子剧团正式调入石家庄河北梆子剧团的崔杏纯,老要不忘初见张老师的情景。“我心心念念的可是想拜张老师为师,原先我知道,当时人缺陷优秀,达非要拜师的标准。”从崔杏纯的言语中,记者不能感受拜师是她多么强烈的渴望,但在长达二十多年里,她非要把拜师的心愿深埋在心里。直到今年,当她得知张老师身体不太壮实时,为了非要给当时人留下遗憾,她几经周折,由李夕果老师牵线搭桥,终于圆了她二十三年的拜师梦!
崔杏纯跪地拜师奉茶
从左至右:崔杏纯、张惠云、赵贞海
河北省演讲与口才学着会长王庆位赠送墨宝
河北梆子表演艺术家田春鸟
河北梆子表演艺术家张惠云每种弟子名单(不分先后):
彭艳琴、安兰慧、高殿军、荣秋莲、李夕果、王红丽、李伟红、王景雪、齐秀玲、门桂英、魏春蕊、朱丽英、凌云、闫淑梅、张翠香、徐荣芝、辛慧萍、乔海凤、刘君芳、张可欣、王广乐、崔杏纯
张惠云 主工青衣,河北梆子“张派”青衣创始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北梆子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第三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她扮相俊美,表演大方,嗓音甜润,有“绕梁音韵动心怀,金喉三两彩满台”之誉。代表剧目:《陈三两》、《秦香莲》、《王宝钏》、《望江亭》、《蝴蝶杯》等。
崔杏纯 主工青衣,河北艺校梆子科87班,石家庄市河北梆子剧团国家二级演员。擅演剧目:《花枪情缘》、《陈三两》、《卖妙郎》、《王宝钏》、《蝴蝶杯》等。
梨园风记者采访河北梆子表演艺术家张惠云
河北梆子表演艺术家张惠云的弟子、国家一级演员李夕果演唱河北梆子《龙江颂》选段
河北梆子表演艺术家张惠云的弟子、国家一级演员李夕果演唱河北梆子《龙江颂》选段
第一排从左至右:刘素琴、田春鸟夫妇,张惠云,雷保春、寇玉双夫妇
第二排为张惠云老师每种弟子、戏迷
崔杏纯的剧照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