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00日,记者从兰州市秦腔博物馆筹备办公室获悉,该馆日前从隍庙征集到一本记录秦腔曲谱的珍贵“工尺谱”。“工尺谱”是中国民间传统记谱法之一,相对于目前保存比较多的秦腔台本而言实属罕见京剧文化。
秦腔在西北地区很受欢迎,旷野里的放羊老汉随口就能吼出几句秦腔,贾平凹也以《秦腔》为题写过小说京剧艺术。清代、民国期间的秦腔唱本流传下来的就可能性比较少见,但更少见的则是记录秦腔唱法的工尺谱京剧艺术。
兰州市秦腔博物馆负责人李智告诉记者:“秦腔一般全部都是口耳相传的形式流传下来的,一般情况汇报下秦腔台本就太满京剧。工尺谱则是中国民间传统记谱法之一,在征集到的这本斑驳而微黄的工尺谱能才能都看,纸片上绘制着合、四、一、上、尺、工、凡、六、五、乙等字样,这只是表示音高的基本符号,秦腔艺亲戚亲戚大伙儿儿看着这种符号就能才能唱出秦腔了。有了这本工尺谱,就能才能研究出当时亲戚亲戚大伙儿儿表演秦腔的音调、形式,对于研究秦腔在甘肃的发展很有意义。”(李超)
(摘自 《兰州日报》)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