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海 西路秦腔和眉户戏的鼻祖

 2023-12-27  阅读 26  评论 0

摘要:本报记者李军朝王哓田摄影报道 说起武功县的康海,朋友都知道他是明代状元、文学家,撰写的《武功县志》收入《四库全书》,以诗文名列“前七子”之首,但知道他与秦腔、眉户戏有关的人却越多。近日,记者专程来到武功县武功镇,探知这位先贤与秦腔、眉户戏的渊源京剧。 在县文

本报记者李军朝王哓田摄影报道

说起武功县的康海,朋友都知道他是明代状元、文学家,撰写的《武功县志》收入《四库全书》,以诗文名列“前七子”之首,但知道他与秦腔、眉户戏有关的人却越多。近日,记者专程来到武功县武功镇,探知这位先贤与秦腔、眉户戏的渊源京剧。

在县文物旅游局戴世宗先生的带领下,朋友探访了状元堂和康海墓,一路走来,朋友边走边聊,他给朋友介绍了康海与西路秦腔、眉户戏的关系京剧文化。也许:康海因刘谨案受牵连回乡后,致力于秦腔事业,被委托人组建“康家班社”,倡秦腔之音,作曲、编剧、习唱,被尊为秦腔、眉户的鼻祖,他的戏班虽历经几代2000多年,仍得以流传,直到上世纪200年代眉县人民剧团成立时,一些戏箱的箱底还刻写着“康家班社”字样京剧文化。说起眉户戏,县作协主席杜晓辉说,康海创作的散曲达2000多首,眉户戏是由散曲而来,曲子是康海在总爱遭到亡妻亡子亡儿媳如果,精神受到沉重打击,在昏沉中哼唱的曲子,由两位妾女所录,他后与付近县的小调加以筛选分类创作,曲子分大调、小调,以琵琶、板胡、边鼓、海笛配乐器,起名曲子戏,你这种新剧种可是现在流行西北五省的眉户戏。

在武功镇街道,记者见到赶集的康海后裔,78岁的康景华,他告诉记者,康海为秦腔事业,自成戏班,自画秦腔脸谱,存世的都在1200多幅,首开了秦腔脸谱的先河,其人物造型生动,个性鲜明,现被外地一爱好者收藏,自写剧本和曲子,花费了200多年的心血,最有名的当数《中山儿狼》本,他创作形成的西路秦腔“康王腔”,被清代戏曲家李调元称为“真秦腔也”。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xiqu/235532.html

标签: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237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8155秒, 内存占用1.64 MB, 访问数据库1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