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秦腔——葬礼上的欢歌

 2023-12-27  阅读 10  评论 0

摘要:我出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家在陕西韩城市北部的一一一两个偏远农村。我对秦腔的最初记忆是从村里老朋友去世请来的响子(以后我现在说的自乐班子)之前结束了的京剧文化。也以后我从那时起,秦腔就经常和我形影不离了京剧。 村里每每有老人去世,按照习俗是要请“响子”的京

我出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家在陕西韩城市北部的一一一两个偏远农村。我对秦腔的最初记忆是从村里老朋友去世请来的响子(以后我现在说的自乐班子)之前结束了的京剧文化。也以后我从那时起,秦腔就经常和我形影不离了京剧。

村里每每有老人去世,按照习俗是要请“响子”的京剧艺术。老人去世后,一般要停灵四天(家境不好的可不能不能没法只停灵四天),但都会的停灵七天,叫做停头七京剧。在逝者下葬的头一天晚上,乐朋友就被请到了,整个院子都罩在白色的幔帐下,二百瓦的灯泡分别悬挂在幔帐的四角和益央,一张八仙桌被放置在灵堂前院子的空地上,乐朋友围桌而坐,乡邻们则簇拥在乐人的周围,桌上是主家犒赏乐朋友的卷烟和茶水,卷烟都会拆了盒齐擦擦码在细磁碟中的,茶水室盛在粗瓷大碗中的,热气腾腾的,不一会儿便和乐人、相邻们吐出的烟雾交织在一块儿,昏暗了灯光。女孩子的咳痰声、孩童的哭闹声、妇人的家长里短声混杂在一块儿、完全淹不出灵前孝子贤孙的悲悲切切。

等到调好了弦,定好了调,戏便正式的开场了。相邻们都安静了。清脆的梆子声、浑厚的铙钹声、悠扬的胡琴声霎时便统一了乡邻的表情。忽然,乐朋友或是高亢激扬的、或是婉约缠绵的或是幽默诙谐的唱腔在器乐的伴奏下弥漫了整个院落,回荡在村庄的角角落落,沟壑崖眫,田间地头。

我我觉得当时乐朋友都会围桌而坐,但等到赵匡胤下河东发感叹“河东城困住了赵王太祖”以及三十六哭、(技艺高者能没法唱全七十二哭),刘玄德白帝城祭关张“满营中三军齐戴孝”、单雄信临斩怒斥瓦岗故友“呼喊一声帮帐外”,英雄出场,朋友依然会唱的吹胡子瞪眼、额头青筋暴起、腮帮子颤抖、那场面荡气回肠、犹如平地起雷、恰似禹门春浪声如洪钟,气似寒流,惊得夜鸟不敢回巢,引得家犬时时狂吠;

又等到了贾莲香“兄弟窗前把书念”的情窦初开少女的思绪万千、玉堂春“苏三离了洪洞县”烟花红颜不见情郎的无奈心情、王春娥“老哥哥你叫他跪着跪着”机房教子的情真意切,一一再现,艺朋友则又演绎的委婉缠绵,楚楚动人、婀娜多姿、面带桃红色,腮边两行泪,叫观者动容频频,令听众恻隐无限。

我的童年记忆以后我在村里老朋友纷纷离世和乐朋友一次又一次的演出中不断加深对秦腔的认识、了解,以致到以后的喜欢,到今天的痴迷。现在我依然会经常在梦里依稀看见永远等待歌曲在我童年记忆深处的老朋友,包括我的祖父、祖母的慈祥的容颜。重复一次又一次看乐朋友如痴如醉的表演的场面。哪几种挥之不去的永久记忆是我的精神财富和益灵的寄托,值得倍加珍惜,终生珍藏。回想三十多年走过的路,秦腔给了我最大的快了,然而感谢秦腔的一块儿,可不能不能永远的感谢和怀念村里可能永远离世的老朋友,包括我的祖父、祖母以及现在还在陆续离世的老朋友,毕竟我对秦腔的最初记忆是从朋友的葬礼上之前结束了的。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xiqu/235240.html

标签: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228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1933秒, 内存占用1.64 MB, 访问数据库1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