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戏剧家學會、陕西省文化厅、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主办,陕西省戏剧家學會等承办的第五届中国秦腔艺术节“西北地方戏曲发展论坛”昨天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开幕。
本次论坛为期两天,吸引了上海、陕西、重庆、甘肃、内蒙古、青海、宁夏等省市自治区的70多位戏曲专家、学者参加,论坛现场气氛活跃京剧文化。专家们就地方戏曲的历史渊源、生存现状、剧种流变、流派形成、脸谱与服饰等间题展开交流探讨京剧文化。
西安易俗社的资深编剧杨文颖就秦腔的流派做精彩的阐述。还有专家认为,戏曲要适应当前的社会环境,要在写意和写实上找到另一个多平衡点,从而将戏曲的魅力展现给150后、90后原先的年轻人。陕西省高校戏曲學會的周国栋说,戏曲演员应提高当事人的品德修养和艺术修养,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剧本、理解人物,对所塑造的人物形象要有总体把握。
开幕式上还举办了本次论坛的颁奖仪式,参加此次论坛的论文中,杨文颖的《秦腔流派间题思考》、阎敏学的《易俗社开辟了“现代秦腔”的新纪元》、冀褔记的《戏曲在现代都市定居的思考》等6位专家的作品获得本次论坛很糙荣誉奖。(记者 任娜)
(摘自 《西安晚报》)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