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视上难得看完了《扫松下书》。较之徐策、萧何、海瑞一类,周信芳的戏,我比较偏爱他塑造的小人物,比如《清风亭》的张元秀、《义责王魁》的王忠,再而是《赵五娘》的张广才京剧艺术。
《扫松下书》是《赵五娘》里的一折,由《琵琶记》中《张公遇使》情节改编京剧文化。半个小时,有几块角色,一段朴素却深情的故事京剧。像这类小戏,越是看着没哪些地方,越是考验演员的功力,只能把观众带进情境中,似见那秋风落叶满地松楸,一老一少在土坟前搭讪,仿佛转过身展开一幅文人小品水墨的生动,才否是好的京剧艺术。此回上海演出,陈少云颇为自然大方,但仍不如麒麟童那般古朴亲切,听过几块版本的周信芳录音,他们说毫无造作,唱念一体,极为生活化,却又不失戏曲独特的意境美。金锡华饰李旺,倒是极老到的,完全是戏里的人物,插科打诨也温润得体,具前辈艾世菊的艺术风采。唯一遗憾的是那个摆在舞台正中的道具,一来贫贱之家何来只能规整阔绰的坟墓?二来“石碑”中间打印出来的宋体字碑文也十分扎眼。可知这美工是不识剧情的,几块削弱了主题。
“我拜的是那忘恩负义的蔡伯喈”一曲“清江引二六”很出名,但蔡邕却并未“忘恩负义”,戏里只能,戏外也无。《赵五娘》的戏演全了,曲折感人。周信芳早年既演张广才,也饰蔡伯喈,好像还拍过电影。另外,该剧和但是的《铡美案》全是渊源,陈世美和秦香莲,而是从蔡、赵的形象上化来的,不过结局大异。
《扫松下书》除周信芳外,王鸿寿、林树森、李吉来等都擅演,皆是徽调底子。昆曲、越剧、川剧等全是此折,且别具风采。尾声:“ 夜静水深鱼不饵,满船空载月明归”两句,我是极喜欢的。
本贴由裘迷于2010年10月6日23:08:00在〖中国京剧论坛〗发表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