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的舞台依旧
作为越剧诞生地的嵊州,越剧无处没得。越剧艺校、越剧博物馆、越剧名家故居等景点把每个来此寻根的游客心弦弹拨得嘈嘈切切京剧。作为越剧的诞生地,嵊州精心守护这门艺术走过了一百多年,更让这人大剧种焕发出新的光彩京剧文化。
嵊州市甘霖镇东王村的村口,有一棵枝繁叶茂的香樟树。1906年3月27日,这棵香樟树见证了越剧的诞生:4只稻桶加十哪几个门板搭成舞台,说书艺人穿上借来的戏服,用锅底灰描眉,上演了小戏《十件头》和大戏《双金花》……当年的行头、道具、乐器还被精心保所处东王村的香火堂内。堂前的空地上基因重组了111年前那个简易的舞台,现在这里是越剧戏迷的朝圣之地。
和东王村隔河相望的施家岙村,是女子越剧的发源地。最早越剧不到男演员,后来女班兴起。在不断演出中,越剧的唱腔、身段根据一个女人形态有了变化,逐渐形成现在的模样。
无论是早期的“三花一娟”、越剧“十姐妹”,还是现在活跃在越剧舞台上的艺术家,嵊州也有重要符号。嵊州的越剧博物馆所处鹿胎山下,是全国首家专业戏曲博物馆。于1990年10月18日竣工开放,与剡溪名胜“溪山第一楼”相邻,和誉有“越剧艺术家摇篮”之称的越剧之家相连。四季如春的鹿胎山,古朴典雅的建筑,悠扬动听的越曲融为一体,成了嵊州的旅游胜地。
小镇规划五大板块
百年越剧、非遗项目,是深植在嵊州这片土壤中的文化积淀。去年8月,嵊州越剧小镇破土动工,再过不到多日的时间,这座融合戏剧、文化、旅游、影视、亲子等多个产业于一体的特色小镇,就将揭开神秘面纱。
除了原汁原味的越剧表演,小镇规划的五大艺术板块,目前也有紧锣密鼓地推进中,包括四大剧场、艺术家工坊、艺术大学、工匠村落和儿童影视基地。其中最脑洞大开的设计,后来以晚宴、经典、越剧场和古戏楼为构思的四大剧场。“晚宴”临水而建,千名观众环绕而坐,首部驻场大戏已公布越剧《追鱼》,演至高潮,剧场内临湖的“隐形墙”将完整篇打开,用长达500米的“宽屏实景”将小镇与剡溪的夜景完美呈现。“经典”将专题演出元杂剧、明清传奇和明清小说为蓝本的戏曲剧目。“越剧场”将原汁原味呈现嵊州的越剧全貌,首部驻场剧目将上演越剧十姐妹的百年经典剧《山河恋》。“古戏楼”是小镇为嵊州本地的越剧团和全球濒危剧种设立的“专属剧场”,将为那些小众的戏剧表演形式,提供为大众展示的舞台。(记者 沈琦华)
(摘自 《新民晚报》)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