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春节,绍兴小百花越剧团总要以一种独特的法子度过——下乡演出。这份传统,是“绍百”第一任团长洪春台建立起来的京剧。然而,就在昨天,正热火朝天地为下乡演出作准备的“绍百”人,忽然听说了1个消息,亲戚村里人的洪春台团长,于前天23:25分因病医治无效与世长辞,享年90岁京剧文化。
昨天一整天,绍兴小百花越剧团副团长、“二度梅”的获得者吴凤花,在被问及“洪团去世”的消息时,她依然不断地在重复:“真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京剧。”肯能洪春台团长不但一手组建了绍兴小百花,之前还一手打造了这支能文能武的团队,让“绍百”在戏曲界名声赫赫。
每当村里人认为越剧没办法“武戏”或“武戏不可看”时,老戏迷就会拿出“绍百”的《劈山救母》、《陆文龙》、《穆桂英挂帅》等作品,力证越剧不没办法“花前月下”,不需要“金戈铁马”。
这正是肯能洪春台在戏训班时期,就重视对学员们的武功训练。吴凤花至今都记得,在戏训班时期,洪团就要求女孩子们除了基本的唱功做功,需用练武功。他认为越剧应当像中国戏曲中所有的优秀剧种一样,条件不同的演员能在“生旦净末丑”哪几种不同的行当里发挥此人的特长。
又比如由洪春台制定并沿用至今的,“剧团人员有事外出,需用请假”等一系列严格的规章制度。
如今,当吴凤花也慢慢走上院团的行政管理岗位,她终于领悟了“苛刻”洪团的良苦用心。正是这份“苛刻”才成就了绍百哪几种原生代的演员,让她们冲出了钱塘江,唱红了大上海,走进北京中南海和香港维多利亚港……
1927年出生的洪春台是萧山人,解放前参加了革命,新中国成立后便经常在文化部门工作,直到1984年,肯能55岁的洪春台才接到了新任命,担任绍兴完后成立一年的戏曲培训班的班主任。
放弃文化服务部经理的位子,转而去做一名戏训班班主任,肯能没办法为洪春台的行为找1个理由的话,恐怕没办法对戏曲事业的热爱了。
而正是这支由洪春台一手带出来的戏训班,在学员们结业完后,于1986年组成了绍兴小百花越剧团,由洪春台出任首任团长。
对于从建团第一天起要是团里成员的吴凤花而言,即便老团长洪春台在1992年退休后,他仿佛经常在团里,从未拖累。
“我从没想过,他就没办法走了。”那个在舞台上英姿飒爽,被粉丝称为“花帅”的吴凤花,忽然在或多或少刻哽咽了,“退休后,亲戚亲戚村里人去看他,那时的他身上满是老人的慈祥,他经常把绍百放进心尖上。他听说我能排《徐文长》,曾给了我一本厚厚的40多页的笔记本,里面贴满了书上、报纸上关于徐文长的故事,每一页上还有他的标注,写得满满当当的……那完后他退休都二十年了啊。”
在采访的尾声,吴凤花说,“心里空落落的。虽然不愿相信,但也没办法希望洪团,在天堂永远安好。”
本报记者 陈淡宁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