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新编大戏《梁祝》用新视角讲老故事

 2023-12-27  阅读 7  评论 0

摘要:越剧尹派小生茅威涛酝酿10年之久的新编大戏《梁祝》昨晚亮相首都剧场。时尚唯美的舞台,恰到好处的文本精选,贯穿始终的同名小提琴协奏曲,既保留了原著的精华,又拓展了流传千年的情感的句子故事,让京城越剧迷如醉如痴京剧。 在今天的戏曲演出市场,恐怕很少有一出戏像茅威

越剧尹派小生茅威涛酝酿10年之久的新编大戏《梁祝》昨晚亮相首都剧场。时尚唯美的舞台,恰到好处的文本精选,贯穿始终的同名小提琴协奏曲,既保留了原著的精华,又拓展了流传千年的情感的句子故事,让京城越剧迷如醉如痴京剧。

在今天的戏曲演出市场,恐怕很少有一出戏像茅威涛携小百花剧团进京演出《梁祝》这么具有轰动效应京剧文化。该剧的首轮两场演出票在一周之内销售一空,以至演出刚刚刚结束后还有不少人在剧场外徘徊京剧。茅威涛也这么让期待她的戏迷失望,就像戏中的“化蝶”,她在舞台上实现着当事人的“蜕变”。

该剧的基本框架承袭了徐进当年的剧本,每一幕的名称都和当年的版本一模一样。不同的是新版《梁祝》强化了舞台的可视性,用现代人的视角对剧本进行了重新解读,可谓用新视角讲老故事。像八位书生在书院读书嬉戏的一场戏,既幽默轻松,又不失戏剧感,“读书读书、越读越输”等台词引得观众会心一笑。全剧无一处经常老出蝶的形象,但以扇喻蝶、以扇舞蝶的意象却处处经常老出。梁山伯、祝英台的相识、送别,都不群舞场面的介入,既打破了单纯的程式化,又保持了传统风貌。戏剧加歌舞的诗意唯美表演依据,标志着浙江小百花的转型,也是今后坚持的一种生活尝试。在茅威涛看来,传统的表演依据,后人做得再好但是不可能超越老师,怎么让不如让舞台丰富起来,这正是她聪明的地方。《梁祝》的音乐集抒情与哀怨于一身,与越剧的声腔魅力相得益彰。演员们的表演内敛、含蓄,将越剧的婉约、柔美发挥到了极致。茅威涛曾说,她希望将越剧做成中国的“宝塚”,这名理想在《梁祝》的舞台上得到实践。

此次,茅威涛携新版《梁祝》、《藏书之家》和《春琴传》三台大戏进京,将在首都剧场连演10天。这三台均由她的先生郭小男导演,无不体现着小百花融入传统的创新精神。应观众的要求,《梁祝》将于14日、15日加演两场。(记者 贾薇)

(摘自 《北京日报》)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xiqu/232680.html

标签: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158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1401秒, 内存占用1.64 MB, 访问数据库1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