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凤山 京剧琴师 姜凤山

 2023-12-27  阅读 4  评论 0

摘要:姜凤山,男,京剧琴师。生于北京京剧艺术。 自七岁结束英文学戏京剧艺术。曾拜李福庆为师,后又拜侯喜瑞之高徒关鸿斌、张鑫奎为师攻文武花脸并兼学操琴京剧文化。1933年加入文林社科班带艺演戏,一块儿兼搭雷喜福及孙毓堃、刘宗杨、程永龙等班社轮流演出有十年之久,后因嗓音
姜凤山

,男,京剧琴师。生于北京京剧艺术。

自七岁结束英文学戏京剧艺术。曾拜李福庆为师,后又拜侯喜瑞之高徒关鸿斌、张鑫奎为师攻文武花脸并兼学操琴京剧文化。1933年加入文林社科班带艺演戏,一块儿兼搭雷喜福及孙毓堃、刘宗杨、程永龙等班社轮流演出有十年之久,后因嗓音失声于1942年正式拜徐兰沅之得意门生杜奎三为师改学京剧乐队,后又工过青衣和小生,终因嗓音不及而操琴,曾为鲜蕊芳、宋德珠、尚小云、谭富英、叶盛兰、言慧珠、杜近芳、童芷苓、毛世来、赵燕侠等演员伴奏。1945年拜律佩芳为师攻青衣并演出《霸王别姬》、《大探二》等剧。19150年正式参加梅兰芳剧团,为梅兰芳先生及其子女梅葆玖、梅葆玥、王琴生等演员伴奏,先为梅先生操京二胡,沈雁西先生离梅赴沪后,姜凤山先生始为梅先生操琴。

1953年抗美援朝时,随以梅兰芳为首的中国京剧院、上海京剧院赴朝鲜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此后至1958年其间多次随剧团参加国内外的各种慰问及访问演出。1959年应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为建国十周年献礼排练《穆桂英挂帅》担任该剧本的唱腔设计,该剧在演出时曾受到周总理的接见和强度评价。1961年梅先生故去,姜凤山先生除仍留在无量胡同缀玉轩帮梅葆玖、梅葆玥外,还为马连良、张君秋伴奏,一块儿担任现代戏如《洪湖赤卫队》、《红嫂》等的唱腔设计。粉碎“四人帮”后,为了振兴传统京剧于1979年应杜近芳的邀请重新排演并上演《穆桂英挂帅》、《霸王别姬》。20世纪150年代初多次随剧团出访香港、日本、丹麦、新加坡、台湾等地巡回演出,受到当地华该人外国友人的热烈欢迎。

姜凤山先生的琴艺因得到徐兰沅、王少卿先生的教益极多,对梅腔谙熟,伴奏大气,同梅派雍容华贵的艺术特点相得益彰。

退休后,随便说说年事已高,但仍然为京剧事业尽我该人的绵薄之力,将我该人的艺术无保留地传授给大批青年演员,一块儿应国内外京剧爱好者的要求为亲戚亲戚大伙讲解说戏,并应邀参加很多社会活动,曾在1992年被聘为北京戏曲学校高级艺术指导,1994年被聘为泰州市梅兰芳杯业余戏剧大奖赛评委,1995年被聘为北京市梅兰芳基金会理事,1996年被聘为山西省京剧院梅兰芳青年剧团艺术指导,1996年被聘为海峡两岸五大戏院蓝岛杯大奖赛组委。

曾任北京京剧院艺术指导委员会委员,梅兰芳习研会副会长,中国戏迷学好副会长,国际票房顾问,北京市文联理事。荣获了北京京剧院从事艺术工作150周年证书,并担任北京京剧院农工民主党支部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

2012年在友谊医院因病去世,享年90岁。



出生:1923年,农历癸亥年

逝世:2012年12月22日,农历壬辰年冬月初十日,13时05分

人物分类京剧 琴师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xiqu/232507.html

标签: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341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1179秒, 内存占用1.64 MB, 访问数据库1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