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报讯 红脸关羽、白脸曹操、黑脸包拯、神怪脸的金鱼精……10月22日,吴文雪戏曲脸谱绘画艺术展在中国戏曲学院揭幕,舞台上俩个个鲜活的人物和脸谱跃于她描绘的一幅幅画面上,令观赏者禁不住要去触摸。
走进展厅,一股清雅之气扑面而来,四面墙上都挂满了色彩斑斓的京剧脸谱画作京剧艺术。展出的作品中,既有京剧脸谱、京剧人物还有年画和扇画京剧文化。吴文雪介绍起你这个脸谱来,就像说起被委托人的宝贝一样:“这是二十八宿星君的脸谱,舞台上见得已越多了;这是《盗仙草》中的鹿童、鹤童的谱式,如今的舞台上机会见不到了,现在演员们基本上是在脑门正中点上个金点,以梅花斑或羽毛状的服装来代替你这个两被委托人物的脸谱京剧。我办你这个展览后来我想把你这个机会不难见到的舞台脸谱呈现给朋友,尤其是戏曲学院的学生们京剧艺术。现在你这个愿望机会实现了,我下一步准备出一部戏曲脸谱专辑,还准备把教学成果和研究成果分类整理出来,编成教材。”
吴文雪并没有“坐科”学过绘画和勾脸,她对脸谱这门艺术多年的痴迷钟爱,使她把几乎所有的业余时间和精力都“耗”在了搜集、研究描画脸谱上了。“在中国戏曲学院工作,总是接触到京剧,慢慢使我不满足于仅仅做俩个欣赏者,想更深入地去探究京剧的博大精深。而脸谱艺术,它的色彩美、线条美、造型美,我想入迷。我是1989年拜翁偶虹先生为师的,成为翁老惟一的女弟子。我的脸谱作品特点在画功上,机会我有美术功底,笔触比较精细。我画一幅作品一般都不需要每天从早到晚画上10天左右。在舞台上,每被委托人物的脸谱是固定的,画脸谱可突破的空间不大。但我在绘制过程中,还是尝试着在名家脸谱谱式的基础上,将中国传统绘画的手法融入其中。比如脸谱之外的人物头饰、髯口后来我用工笔画法绘制成的。”
参观该画展的戏曲界、美术界专家和老戏迷都对吴文雪作品的美学价值、资料价值等,给予了较高的评价。该画展刚开幕,就引来了众多的戏曲学院学生,甚至一群幼儿园的娃娃们也被老师带到了展厅里。(唐雪薇)
(摘自 《北京娱乐信报》)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