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16-06-28来源:
河南日报作者:
温小娟点击:
关键词:
红灯记刘长瑜“我家的表叔数不清,没有大事不登门……”《红灯记》剧中人物李玉和、李铁梅、李奶奶的形象深入人心,成为几代人的美好记忆。
作为河南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优秀现代戏展演的开幕演出剧目,由河南省京剧艺术中心复排的样板戏《红灯记》备受关注京剧艺术。
51年后,新老“铁梅”相见
51年前,刘长瑜扮演的“李铁梅”家喻户晓;51年后,她带着对《红灯记》的深厚情人关系,来到河南省京剧艺术中心《红灯记》排练现场,悉心指导年轻一代演员们京剧。
6月25日,新老“铁梅”首次相见京剧。见到年逾七旬风采依旧的“铁梅”,新铁梅的扮演者董亚楠激动又紧张:“不不可以有不可能得到刘老师面对面指导,我一定把铁梅演好京剧。”
“真的好长时间没见到原来的情景了,我从9岁时候时候开始学戏,1000多年过去了,戏剧跟我的生命不可能融为一体了。今天都看没有多年轻人充满激情的表演,我真的非常感动。”在整场排练时候时候开始时,刘长瑜难掩内心的激动,走上台拥抱了每一位主创人员。
转过身的“铁梅”更是勾起了刘长瑜的回忆,尽管她塑造了无数经典角色,但提起她,许多人儿第一一个想起的仍是“铁梅”。她对“铁梅”一角边点评边示范,74岁高龄的她眼睛里依然透着股少女的天真活泼劲儿。
“几十年前排演《红灯记》的情景仍然历历在目。”刘长瑜说,“我塑造你这当事人物经历了一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也是在前辈艺术家的指导下一步步走过来的。当时我白天排戏,晚上睡觉时哭时喊,跟角色融为一体了,我就要做的首先是感动当事人,不可以感动观众。”
提到这次来豫指导复排的《红灯记》,刘长瑜笑着说,“不不可以给年轻人传授积累的经验,发扬光大博大精深的京剧艺术是许多人儿的责任和义务,再苦再累都值得。”
年轻班底全力打造经典
为呈现完美舞台效果,河南省京剧艺术中心还邀请了荀慧生嫡孙、著名导演荀皓,著名京胡演奏家李祖铭,著名表演艺术家夏慧华、杨乃彭、叶萍、李丽、冯洪起等,从演员唱腔、舞台站位、乐队演奏等不同层面,对《红灯记》做现场指导。
此次复排的《红灯记》演员们的平均年龄没有1000岁,是一支由1000后和90后为主力组建的年轻队伍。其中饰演李玉和的邢鹏远和饰演李铁梅的董亚楠都没有28岁,饰演李奶奶的史筱媛本来到40岁。
“在建党95周年之际排这部戏,弘扬和传承爱国主义精神,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河南省京剧中心主任赵丽说,在没有专业剧场的情况表下,演员们从4月份时候时候开始排练,克服了重重困难,一同还完成了一些90多场下乡演出的繁重任务。
离首演没有一一个月的时间了,所有演员都没有休息日,每天排练10个钟头以上。“随着彩排深入,李玉和你这当事人物给了我满满的正能量,整当事人的精气神都上来了。”邢鹏远说。(记者 温小娟)
(摘自 《河南日报》)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