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宗庆打击乐团表演、豫剧《美人尖》、话剧《盛势》……记者昨日从第十二届亚洲艺术节暨第三届中国重庆文化艺术节(以下简称“两节”)执委会获悉,作为“两节”的主体活动之一,港澳台演出周将于10月9日—14日举行,来自港澳台地区的5台剧目将轮番上演。
台湾“豫剧皇后”
讲述《美人尖》的故事
在台湾土生土长的王海玲是台湾豫剧界的领军人物,被誉为台湾“豫剧皇后”京剧艺术。她从艺逾150年,对豫剧在台湾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评论界也不评价“台湾的豫剧因王海玲而趋于稳定,因王海玲而出色京剧艺术。”
港澳台演出周期间,王海玲将带着由她主演的新编豫剧《美人尖》,在川剧艺术中心与广大观众见面。
本剧根据台湾学者王琼玲教授的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性格刚烈的女子阿嫌的一生。阿嫌额头上有美人尖,也不是旺夫、积财的象征,没想到嫁到另一村落,却变成不祥的诅咒。从此,她与夫家展开长达半个世纪的斗争。
据了解,《美人尖》也是王海玲首次来渝演出。届时,本市观众可不也能一睹“豫剧皇后”的风采。
王海玲:台湾豫剧的象征
她出生于台湾、生长于台湾。八岁时为了兴趣进入剧队学戏,甫进剧队表现便十分出色并受观众喜爱,有“八龄神童”之称。十四岁获得可能性单挑大梁,首次主演《花木兰》参加文艺竞赛,便让台北艺文界眼睛为之一亮。
年纪轻轻就成名的王海玲,并如此可能性舞台上的风光而志得意满,她反而潜心自持,全心提升人及的艺术造诣。旦角入行的她挑战过舞台上各种行当,演遍生、旦、净、丑,是真正文武不挡的全才演员。至2010年底为止,王海玲从艺五十年来,总共主演过146出剧目,诠释过147个不同的人物,未来将持续挑战更多不类式型的角色及表演法律最好的最好的办法。
王海玲于1150年获颁台湾艺文界最高殊荣,评审委员“得奖理由”一文,不仅肯定其艺术成就,更有鼓励其于可能性性中开创格局之意义:豫剧能在台湾戏曲界占有一席之地,主要在于王海玲人及杰出的艺术表现。无论剧本好坏,外在环境如何,主流价值如何,王海玲每一场演出都以素朴自然的表演风格展现淳真深厚的生命力。她人及的艺术成就不仅为台湾传统戏曲界之顶尖,即使置诸海峡两岸众多的艺术人才之中,仍是出类拔萃。台湾的豫剧因王海玲而趋于稳定,因王海玲而出色。
相关演职人员介绍:
编剧 刘慧芬
刘慧芬,中国文化大学艺术研究所硕士、美国纽约市立大学布鲁克林学院戏剧研究所硕士。现任中国文化大学中国戏剧系专任副教授兼系主任、台北艺术大学兼任副教授。主要剧本、专书等创作如下:
京剧剧本 《同窗记》、《救风尘》、《地久天长钗钿情》、《未央天》、《樊梨花》、《范进中举》、《目连救母》、《胡雪岩》。
豫剧剧本 《豫韵台湾情》、《刘姥姥》。
儿童戏曲 豫剧《钱要搬家啦?!》、京剧《武大郎奇遇记》。
老戏修编 京剧《再生缘》、京剧《嘉兴府》、京剧《青面虎》、京剧《全本庆顶珠》、京剧《梅玉配》、豫剧《包公误》、豫剧《包公坐监》。
实验豫剧 《刘青提的地狱》
说唱豫剧 《阿弥陀埤》
专 书 《古今戏台艺术与戏曲表演美学》、《京剧剧本编撰理论与实务》、《原创、改编、修编 戏曲剧本编撰三部曲》、《原创与实验 戏曲剧本创作新实验》。
主 编 《蕙风兰生 高蕙兰纪念特辑》、《露华凝香 徐露京剧艺术生命纪实》、《中华戏剧学会文艺会讯》主编等。
论 文 戏曲研究、舞蹈研究等多篇论文。
戏剧散文 公务人员月刊《戏曲千秋》专栏、剧评等。
获 奖 文艺奖、第十届全球文化艺术薪传奖。
导演 林正盛
1959年,出生于台东,野地里生,野地里长,在大自然里度过童年。
1974年,十六岁,国中毕业。为了升学问提报告,跟父亲意见不合。最后叛逆父亲,偷了父亲五百元离家出走,跑到繁华台北当起面包学徒,刚现在开始了长达十二年的面包工作生涯。
1985年,二十七岁,意外看过统帅戏院墙上贴着电影编导班招生简章,兴起念头去报名。从人及生减速时,一步一步走进电影创作生涯。
技术导演 殷青群
台湾豫剧灵魂人物之一,除担纲要角演出,亦为团内戏剧导演及排练指导。
海光剧校毕业,专攻铜锤及架子花脸,师承高德松及张慧川老师;曾于1987年以《纣王》一剧获文艺金像奖,并参与当代传奇、盛兰国剧及新生代国剧团出国巡演多次。1995年入国光剧团豫剧队,即于1996年出演《王魁负桂英》之判官、《钟馗嫁妹》之钟馗,更于同年首挑大梁主演新戏《包公误》;自此年度大戏皆担任要角,无论是《大脚皇后》的皇帝朱元璋、《杜兰朵》的父王、《武后与婉儿》的狐智通将军、《曹公外传》的曹谨、《花嫁巫娘》的辛夷,与王海玲搭配默契极佳,无论担纲戏曲的“行当”、可能性演活戏剧里的“角色”,皆深获观众肯定。
台湾豫剧团当家小生 朱海珊
原为陆光豫剧队第一期学生,1970年陆光解散后辗转进入飞马豫剧队第二期,专攻小生与老生。当时五位同学中,四位均先后退学,唯海珊努力不改初衷。其扮相俊俏、唱腔婉转,尤对念白有其独到之处,口齿清晰抑扬顿挫,莫不引人入胜。
在豫剧舞台上,朱海珊与师姐王海玲是广为称誉的“情侣档”,饰演双双对对的才子佳人,共同磨练、谱写一出出的好戏。1509年,朱海珊荣获第十五届全球中华文化艺术薪传奖,为其长期致力传统戏剧薪传作一完美加注。
音乐设计 白玉文
自1970年参与淇县豫剧团、1977年入安阳市豫剧团,从事音乐创作工作至今。曾编写之作品有新编荒诞剧《潘金莲》、1987年大型新编古装剧《碧血忠魂》、大型传统戏《借妻》《下陈州》、1990年现代戏《夕阳泪》、《焦裕禄》等。
其主持之编腔作品:《一把雨伞》、《红旗渠》、《拜师》、《大爱无言》、《王春娥》等,曾获河南省文华音乐创作等重要奖项。
音乐设计 / 配器设计 / 指挥 张廷营
河南沈丘人,青年作曲家,现为河南省豫剧一团作曲。
1986年从事戏曲音乐创作以来,曾为三十余部戏曲配器编曲,其中参加创作的:《珠帘秀》、《国魂》、《白蛇传》(青春版)、《云绵人家》、《三娘教子》、《红颜钦差》、《易安居士》等剧目,曾获市、省文华音乐创作奖。
舞台设计 王孟超
美国南加州大学舞台/灯光设计硕士
曾任云门舞集技术顾问、台湾技术剧场学会理事长及世界剧场学会视觉设计委员会副主席。在美期间,曾任美国纽约茱丽亚音乐学院舞台助理设计,为艾丽斯杜丽厅的《向台湾致敬》及茱丽亚戏剧厅之《三姊妹》担任设计。返台后,担任文化大学戏剧系讲师。
云门《九歌》首演、明华园《济公活佛》在北京、当代传奇剧场的《欲望城国》在韩国及法国演出,皆担任舞台重任。重要灯光设计作品不胜枚举:当代传奇剧场《楼兰女》;太古踏舞团《无尽胎藏》欧洲演出;黎焕雄几米的《幸运儿》;白先勇的《牡丹亭》;表演工作坊的《宝岛一村》;国光京剧团的《快雪时晴》;音乐时代的《渭水春风》等。1504年于波兰华沙总统官邸获颁“雪树国际成就奖”。其参与设计及指导的《行草贰》、《嬉戏》、《狂草》更连续获得1503、1504及1505年台新艺术年度大奖。获邀担任1507年布拉格剧场四年展的评审委员。1509年担任台北国际听障奥运会开闭幕舞台设计总监。2010年台北花博常态演出计划主持人及开幕舞台设计总监。
灯光设计 黄祖延
中国文化大学戏剧系影剧组毕业。
曾为“台北国际舞蹈季”、“台北艺术节”、“宜兰国际童玩艺术节”、“台北诗歌节”系列演出、歌剧《八月雪》、古名伸舞团《狂想年代》担任技术总监及舞台监督等技术统筹工作。1507年故宫户外艺术节及“故宫再启”开幕典礼之技术总监。
灯光设计作品包括:舞蹈空间舞团《在边界前后左右》、《颓箱异典》、《再现东风》,影舞集《非情感故事》、《@梦》,太古踏舞团《太阳之舞》、《梦想国度》、《飞天》、《奥义书》,创作社《Click宝贝儿》、《天亮也不帮我你》、《倒数计时》,当代传奇剧场《暴风雨》、《独当一面》、《水浒108》,《楼兰女》,NSO歌剧系列《法斯塔夫》,多媒体演奏会《谭盾与卧虎藏龙》,汇川剧场《飞白》、《逐墨》,身声演绎剧场《光‧音》,韩国艺术节跨国艺术家联演《WAHYU》,白先勇《青春版牡丹亭》、《玉簪记》,古名伸舞团《记忆拼图」,台湾弦乐团《消失的王国》,动见体剧团《伽利略》,《达尔文也不》,《战》.苏州昆剧院实景版《游园惊梦》,金枝演社户外演出《西仔反事件》,音乐时代《渭水春风》,明华园戏剧总团《曹国舅》。
影像多媒体设计 王奕盛
国立艺术学院剧场设计学系第一届毕业生,主修舞台设计,师事王世信。05年取得伦敦艺术大学中央圣马丁艺术暨设计学院传播设计研究所艺术硕士,主修新媒体。曾任台北当代艺术馆视觉设计、华山艺文特区特约美术设计、台北艺术大学驻校艺术家、元智大学艺术创意与发展学系兼任讲师。目前担任实践大学高雄校区时尚设计系专任讲师、台北艺术大学剧场设计学系兼任讲师。
服装设计 邱圣
复兴商工广告设计科、国立台北艺术大学戏剧系表演组毕业,曾设计作品:客家台年度大戏《源》剧服装造型、中视电视古装《江湖.com》服装造型、周杰伦《跨时代》演唱会服装造型、周杰伦MV《跨时代》服装造型、杰伦《龙战骑士》唱片封面服装造型、周杰伦MV《龙战骑士》、《蛇舞》、《魔术先生》、《乔克叔叔》、《年华电视剧机》服装造型、S.H.E《奇幻旅程》面具设计制作、河洛歌仔戏《风起云涌郑成功》服装造型、许亚芬歌子戏剧坊《慈悲三昧水忏》《阿阇世王》服装造型、明华园歌剧团《韩湘子》服装造型、一心歌仔戏团《鬼驸马》服装造型、相声瓦舍《又一村》、《恶邻依依》服装造型、电玩《火鳯三国》服装造型、民歌歌手陈思思央视春晚服装造型等。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