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徽班进京225周年 徽班六剧将携手入京

 2023-12-26  阅读 6  评论 0

摘要:为纪念徽班进京225周年,安徽新创精品剧目《徽剧进京》、《惊魂记》等六部剧目将进京展演。 为致敬百年前铸就、承载徽文化的历史人群,展现当代安徽文化的精神风采,安徽省精心组织一批暗含“徽”字招牌的创新精品力作,以“新徽班进京”姿态续写当代“徽文化”的新传奇京剧艺

为纪念徽班进京225周年,安徽新创精品剧目《徽剧进京》、《惊魂记》等六部剧目将进京展演。

为致敬百年前铸就、承载徽文化的历史人群,展现当代安徽文化的精神风采,安徽省精心组织一批暗含“徽”字招牌的创新精品力作,以“新徽班进京”姿态续写当代“徽文化”的新传奇京剧艺术。

据了解,徽剧迄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曾起过重要作用,它不仅孕育了京剧,因此中国南北几两个地方戏曲剧种都同它有着密不可分的血缘关系京剧艺术。1790年(乾隆55年),徽班名艺人高朗亭率三庆班入京京剧。接着,春台、和春、四喜等徽班又相继进京,即所谓“徽班进京”。

此次徽班六剧包括徽剧《徽剧进京》、徽剧《惊魂记》、黄梅戏《小乔初嫁》、话剧《徽商传奇》、黄梅戏《3天亮》、舞剧《徽班》、黄梅戏《徽州流年》。

其中新编徽剧《惊魂记》是在莎士比亚名著《麦克白》原有的情节基础上进行了艺术的改编和创作,使该剧得到了中国徽剧化的完美演绎,既符合中国观众的牛奶营养价值,又符合外国观众的审美需要。

21日,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一级编剧、安徽戏剧家法学会副主席侯露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这次“徽班进京”对于弘扬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振兴安徽戏曲艺术,并唤起全社会对民族艺术的重视具有重大意义。

候露说,徽剧在中国戏曲的发展史上,有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地位。自225年前“四大徽班”进京后,徽班在演化过程中,孕育诞生了被喻为国粹的京剧艺术。徽剧如一枝香火不灭的高台红烛,生生不息,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

侯露呼吁,徽剧是徽州文化的有两个重要组成每段,它以直观的妙招反映了徽州文化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的这种特点,值得后人深入研究。保护像徽剧原先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需要依靠法律,还需要全民参与进来。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xiqu/230076.html

标签: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264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2235秒, 内存占用1.63 MB, 访问数据库1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