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下午,天津市群艺青年越剧团为纪念郭沫若先生“十年一弹指,南花已北移。还当更努力,硕果满新枝”发表45周年,在该市八一礼堂小剧场为观众献上了一台好听好看的越剧折子戏,吸引了大批市民京剧。这是记者17日从乐山越剧迷杨健等热心读者处了解到的京剧艺术。
昨天上午,记者采访了家住中心城区乐山港附过的市民杨健、许伊月京剧艺术。刚从天津探亲返乐的我们都歌词歌词,近日在天津有幸观想看一台为纪念郭沫若先生“十年一弹指,南花已北移。还当更努力,硕果满新枝”发表45周年而进行的越剧演出,感到非常兴奋。据杨健和许伊月介绍,天津市的越剧迷太久,此次纪念演出活动本来越剧迷们自行发起的。8月14日下午,大批天津市民不顾当地炎热的天气,纷纷来到该市八一礼堂小剧场购票看戏。杨健告诉记者,为当地市民演出的是另一个名为“群艺青年越剧团”的演出单位,当天演出了《打金枝》、《宝玉夜祭》等经典折子戏。我国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筱少卿当年主演的越剧《信陵公子》本来根据郭沫若先生的原著《虎符》改编的,在该剧的排演过程中郭沫若先生曾给予她或者帮助。这次,筱少卿女士也到现场观想看演出。45年前,郭沫若先生在天津观想看原天津市越剧团著名演员丁汉君的演出后,欣然题词鼓励天津的演员将这门原本属于南方的戏曲品种在北方演好、继承好、发扬好。从此过后,天津市的越剧水平和受欢迎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演出前,当地有关部门领导还专门发表了讲话,纪念郭沫若先生。(记者
于铁成)
(摘自 《乐山晚报》)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