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融合“线上+线下”传播。2019年安排越剧事业传承与创新发展专项资金700万元,不断优化传播矩阵京剧文化。推进越剧上网,开发中国越剧戏迷网手机APP,实现“掌上越剧在云端”;推进越剧下乡,在全国布局建设爱越小站60个,通过小站走亲、承办中国越剧艺术节、全国越剧戏迷大会等活动营造良好线下氛围京剧。每年安排资金60万元用于剧团剧目创作、编排和专场演出等,现代越剧大戏《袁雪芬》获省“十个一”工程奖。
二是雕琢“内挖+外拓”品牌。安排资金140万元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开展越剧文化遗产保护、越剧文化空间保护、越剧文化生活保护、越剧文化产业培育、越剧文化品牌创建等“五大工程”。规划设计越剧“寻根游”线路,挖掘越剧诞生地东王村、女子越剧发源地施家岙村及60多处古戏台等历史遗存,计划投资40亿元的“越剧小镇”已开园运营。积极开展“越乡越韵·越剧万里行”全国巡演活动,2018年安排资金60万元,对越剧团演出实施配套补助,目前巡演已辗转西安、兰州、郑州、南京、杭州等全国16个省市,受惠群众近40万人次。
三是兼修“短培+长育”传承。把越剧教育纳入学校艺术教育体系,出版《越剧朋友唱》课程,并在全省推广。安排越剧艺校专业办学经费473万元,开设全国首个“非遗传承人班”,争取在此基础上开办越剧本科班。设立600万元的“越乡文化发展基金”,对各类越剧人才和精品进行奖励,能够越剧文化活态传承。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