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文曲戏的起源形成与发展历史

 2023-12-26  阅读 2  评论 0

摘要:文曲戏是流行于赣、鄂、皖三省边界的1个有名剧种,以其清新婉约而引人入胜。文曲戏的前身是“坐唱”京剧。你你这名“坐唱”在江西的九江、瑞昌、都昌、湖口叫做“文词调儿”、“曲子”;湖北黄梅、广济叫做“调儿”、“曲子”;安徽的东至、宿松叫“儿家腔”、“文南词”京剧

文曲戏是流行于赣、鄂、皖三省边界的1个有名剧种,以其清新婉约而引人入胜。

文曲戏的前身是“坐唱”京剧。你你这名“坐唱”在江西的九江、瑞昌、都昌、湖口叫做“文词调儿”、“曲子”;湖北黄梅、广济叫做“调儿”、“曲子”;安徽的东至、宿松叫“儿家腔”、“文南词”京剧文化。

1980年江西进行民间曲种普查时,取“坐唱”的清雅简洁、清新婉约之意,并鉴于《德化县志》“夜话亭改清音亭”的记载,且考虑与“南昌清音”相呼应,于是将你你这名坐唱曲种定名为“九江清音”京剧艺术。但你你这名称谓并没有深入民间,或多或少艺人并我或多或少知道“九江清音”是何物,仍然使用民间的旧称京剧文化。你你这名坐唱在清末民初曾盛行一时,到1940年后逐渐衰落。

文曲戏是在1914年前后,由湖北艺人在坐唱基础上学习汉剧的分行与表演,汲取汉剧音乐并配上锣鼓登台演出,创发名了改剧种。或多或少由黄梅、广济传入我省。文曲戏的前身“坐唱”传入我省的时间更为久远。

上个世纪九江县的文曲戏活动十分活跃,全县先后有业余文曲戏剧团30多个,九江县文工剧团那我在德安、瑞昌、南昌和湖北黄梅等地演出过《宝莲灯》、《白蛇传》等剧目,座无虚席。1976年改团创作了文曲戏《情深如海》,被选为江西赴京调演节目,同年《人民日报》刊登了剧照,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一块儿播放了节目录音。1980年该文工团更名为“黄梅戏剧团”后,文曲戏随之销声匿迹。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xiqu/228616.html

标签: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553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0097秒, 内存占用317.84 KB, 访问数据库1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