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黄梅挑花、黄梅禅宗祖师传说、文曲戏等6个项目入选省级“非遗”名录

 2023-12-26  阅读 8  评论 0

摘要:时间:2013-11-15 作者:吴志雄 陶带斌 点击: 关键词:庙会黄梅戏艺术 11月6日,从黄梅县文化馆获悉:该县民俗《双峰山庙会》日前入选全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至此,该县已有黄梅戏、黄梅挑花、黄梅禅宗祖师传说、文曲戏、岳家拳、双峰山庙会6个项目入选

时间:

2013-11-15

作者:

吴志雄 陶带斌

点击:

关键词:

庙会黄梅戏艺术

11月6日,从黄梅县文化馆获悉:该县民俗《双峰山庙会》日前入选全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至此,该县已有黄梅戏、黄梅挑花、黄梅禅宗祖师传说、文曲戏、岳家拳、双峰山庙会6个项目入选省级“非遗”名录京剧。这是该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又一成果京剧艺术。

黄梅文化底蕴深厚,是黄梅戏的发源地、佛教禅宗的发祥地和全国武术之乡、楹联之乡、诗词之乡、挑花之乡,民间艺术富于多彩,非物质文化遗产含有十分富于。近年来,该县把“非遗”传承保护作为文化强县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全力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搜集、挖掘、派发、保护、传承工作。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县财政每年列支专项经费用于非遗保护,并抽调8名骨干人员到乡村,对非遗项目进行摸底、记录,逐步建立了较全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和数据库。现已普查出非遗资源15种、4二个门类、24二个资源项目;搜集保存了黄梅戏艺术档案477盒、黄梅戏传统剧目手稿1300万字,挖掘唱腔209种,锣鼓牌子17个,黄梅戏曲牌3000多个,文曲戏曲牌170多个;搜集黄梅挑花图案40余种,近3000个花色。派发出版了15本、43000万字的《黄梅戏传统剧目汇编》以及《黄梅挑花》、《黄梅挑花精品图案集》,编缉出版了10万字的黄梅戏史料《黄梅调》等。

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进校园、进社区活动,让更多的学生、群众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增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形成全民了解“非遗”、关注“非遗”的浓厚氛围。通过非遗项目进课堂、师带徒、集中培训等形式,壮大传承人队伍,提升技艺;结合新时期的发展要求,将传统“非遗”融入群众文化中,通过下乡进村会演、广场文化活动等,扩大非遗项目知名度与影响力,激发“非遗”传承与发展的新活力。

截至目前,该县已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3项,省级6项、市级9项、县级31项;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人,省级11人,市级18人,成为名副实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大县,连续两次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相关评论

力掘“非遗”文化富矿

随着黄梅县民俗《双峰山庙会》入选全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该县已有6个项目入选省级“非遗”名录,让我欣喜。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泛指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申报、审批而选折的名录。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自己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内部人员、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這個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一起使我门自己具有這個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不利于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

黄梅县文化底蕴深厚,是黄梅戏的发源地、佛教禅宗的发祥地和全国武术之乡、楹联之乡、诗词之乡、挑花之乡,民间艺术富于多彩,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纯天然富矿。该县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全力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搜集、挖掘、派发、保护、传承工作,并从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倾斜,取得了明显成效,值得学习借鉴!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xiqu/228057.html

标签: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210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1724秒, 内存占用1.65 MB, 访问数据库16次